383.鐵關法樞禅師悟道因緣
福州天寶鐵關法樞禅師, 石門元翁信禅師之法嗣,俗姓林,溫州平陽人。法樞禅師少時即出家,後聽說元翁信禅師于秀州石門開法接衆,于是前往參叩。
初禮石門,元翁信禅師便教他看南泉普願禅師“叁不是”之話頭——
南泉普願禅師有時道:“江西馬祖說“即心即佛”,王老師不恁麼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恁麼道
,還有過麼?”時趙州和尚便出來禮拜。後有一僧人跟著趙州和尚,問:“上座禮拜便出,意作麼生?”趙州和尚道:“汝卻問取和尚”。那僧于是又問南泉禅師:“適來谂(趙州和尚法名從谂)上座意作麼生?”南泉禅師道:“他卻領得老僧意旨。”
于是法樞禅師便謹遵師教,專心參究此公案。叁年後的某一天,法樞禅師忽然有省,遂作偈雲:
“不是心佛物,拶出虛空骨。
金毛師子兒,豈戀野狐窟。”
說完,便直趨丈室。
元翁禅師一見他,便問:“作甚麼?”
法樞禅師道:“南泉被我捉敗了也!”
元翁禅師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個什麼?”
法樞禅師道:“牙齒一具骨,耳朵兩片皮。”
元翁禅師道:“不是!不是!別道將來(再下一轉語)。”
法樞禅師道:“莺啼燕語,鵲噪鴉鳴。”
元翁禅師道:“錯!”
法樞禅師亦道:“錯!”
元翁禅師便問:“南泉即今在什麼處?”
法樞禅師便大喝一聲。
元翁禅師進一步追問:“離卻者(這)一喝,南泉畢竟在什麼處?”
法樞禅師便拂袖而出。
法樞禅師離開石門後,即前往仰山,禮谒虛谷希陵禅師,因緣不契,又前往饒州薦福,參禮海印禅師。
剛進入丈室,海印禅師便問:“誰?”
法樞禅師道:“暫到相看(剛來挂搭的,特來看望和尚)。”
海印禅師道“什麼處來?”
法樞禅師道:“江西。”
海印禅師道:“江西近日有甚麼事?”
法樞禅師道:“集雲峰下藤條,被人拗折了也。”
海印禅師道:“莫亂統(胡說、胡來、亂來)。”
法樞禅師道:“不是亂統,怎得到者(這)裏?”
海印禅師道:“且道這裏事作麼生?”
[宗門下,經常用“這裏”、“這裏事”、“這個”等,指稱自性、本來面目、實相。]
法樞禅師于是叉手走上前,說道:“即日恭惟堂頭和尚,尊候起居萬福。”
海印禅師並不放過,仍舊步步進逼道:“不涉泥水一句,作麼生?”
法樞禅師大喝一聲,說道:“風從虎,雲從龍。”
海印禅師道:“一喝不作一喝用時如何?”
法樞禅師道:“兩個泥牛鬥入海,直至如今無消息。”
海印禅師道:“錯。”
法樞禅師道:“錯。”
于是海印禅師便喚侍者點茶來。
法樞禅師道:“不受供養。”
海印禅師道:“不受者(這)供養,受那(哪)個供養?”
法樞禅師道:“謝和尚供養。”
海印禅師便問:“曾見甚麼人來?”
法樞禅師道:“不曾見人。”
海印禅師道:“既不曾見人,那(哪)裏得者(這)個消息來?”
法樞禅師道:“若見人,即無者(這)個消息。”
海印禅師知道法樞禅師已悟,遂留他在自己的座下,充當淨頭(負責廁所衛生)。海印禅師曾當衆贊歎法樞禅師道:“永嘉樞侍者,是煅了底金。”
後來,法樞禅師又前往東林,參禮澤山鹹禅師。那一天,正好趕上澤山鹹禅師開堂說法,爲大衆舉“竹篦”之話頭——
宗杲禅師在室中常舉竹篦問僧衆曰:“喚作竹篦則觸(冒犯第一義谛),不喚作竹篦則背(違背世間常理)。不得下語,不得無語,速道!速道!”
澤山鹹禅師話頭還未舉完,法樞禅師便走上前,奪過竹篦,然後站到法座的左邊,說道:“喚作甚麼即得?”
澤山鹹禅師道:“掠虛漢!”
[掠,掠取,虛,虛妄不實,叢林中用這一詞,專指那些只知道拾取他人言句,徒有虛假的外表,沒有真修實證的行腳僧。]
法樞禅師于是用竹篦打了他一下,然後將竹篦折斷,徑直走出法堂。
第二天,澤山鹹禅師又開堂說法,舉“泗洲大驿,因甚在揚州出現”之話頭,並提唱道:“南山起雲,北山下雨。”
法樞禅師又走上前,抓住澤山鹹禅師手中的竹篦,說道:“南山起雲,北山下雨,意旨如何?”
澤山鹹禅師于是大喝一聲。
法樞禅師疲乏:“者(這)是鬼窟裏活計,畢竟意旨如何?”
澤山鹹禅師道:“掠虛漢!”
法樞禅師于是將竹篦送上前,說道:“見說洛陽花似錦。”
說完便拂袖而出。
經過一段時間的遊方參學,法樞禅師自然長進不少。不久他又回到石門元翁信禅師座下。
元翁禅師一見法樞禅師,便提起當年的老問題,诘問道:“南泉向什麼處去也?”
法樞禅師道:“說甚南泉,釋迦老子來也!”
元翁禅師又問:“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什麼?”
法樞禅師道:“劍去久矣!”
[化用刻舟求劍的典故,意思是說,自性要見,當下現量即見,若一涉語言擬思,即相去十萬八千裏,猶如劍落水中,若于舟上刻記號,等到船靠岸了,再下水尋找,又如何能找到劍呢?]
元翁禅師道:“趙州無聻(那麼,趙州和尚的無字公案又如何領會呢)?
法樞禅師道:“龍生金鳳子,沖破碧琉璃。”
元翁禅師道:“古人與麼道,道!道!”
[古人這樣講,你怎麼領會,請速速下一轉語!]
法樞禅師便大喝一聲。
元翁禅師道:“錯。”
法樞禅師又喝一聲。
元翁禅師又道:“錯!錯!”
法樞禅師于是便禮拜。
凶翁禅師道:“放汝叁十棒!”說完,又囑咐道:“善自護持”。
法樞禅師于謹遵師命,又潛衆修行十五年之久。一直至大元仁宗延祐戊午年(1318),法樞禅師才于福建天寶出世接衆,诏賜“妙覺真空大師”之號。
法樞禅師圓寂于至元六年(1340)八月。有辭世偈雲:
“本無來去,一句全提。
紅霞穿碧落,白日繞須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