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372· 梅屋念常禅師悟道因緣

  372.梅屋念常禅師悟道因緣

  嘉興祥符梅屋念常禅師,徑山佛智晦機元熙禅師之法嗣,俗姓黃,華亭人。念常禅師十二歲出家,十四歲落發受戒。當時,佛智晦機元熙禅師剛好從江西百丈山,遷住杭州淨慈寺,開法接衆。念常禅師于是前往投其座下參學。

  一日,晦機禅師上堂,舉太原孚上座聞鼓角聲悟道之因緣——

  太原孚上座,初在揚州光孝寺講《涅槃經》。有一位行腳的禅者爲大雪所阻,亦隨往聽講。當孚上座講到叁因佛性、叁德法身,大講特講法身妙理的時候,禅者不禁失笑。孚上座講法之後,請禅者吃茶,說道:“某甲素志狹劣,依文解義,適蒙見笑,且望見教。“禅者道:“實笑座主不識法身。”孚上座問:“如此解說,何處不是?”禅者道:“請座主更說一遍。”孚上座道:“法身之理,猶若太虛,豎窮叁際,橫亘十方,彌綸八極,包括二儀,隨緣赴感,靡不周遍。”禅者道:“不道座主說不是,只是說得法身量邊事,實未識法身在。”孚上座道:“既然如是,禅德當爲我說。”禅者道:“座主還信否?”孚上座道:“焉敢不信?”禅者道:“若如是,座主辍講旬日,于室內端然靜慮,收心攝念,善惡諸緣一時放卻。”孚上座于是依禅者所教,萬緣放下,罷講靜坐,脅不至席。從初夜至五更,聞鼓角聲,忽然契悟。孚上座一時身心踴躍,便下座去扣禅者之門。禅者問:“阿誰?”孚上座道:“某甲。”禅者呵斥道:“教汝傳持大教,代佛說法,夜來爲甚麼醉酒臥街?”孚上座道:“禅德自來講經,將生身父母鼻孔扭捏,從今已去,更不敢如是。”禅者道:“且去,來日相見。”從此以後,孚上座不再講經,而是行遊四方,遍參禅德,一時名聞宇內。

  舉完此公案,晦機禅師遂作頌雲:

  “琴生入滄海,太史遊名山。

  從此揚州城外路,令嚴不許早開關。”

  [琴生,即琴高,戰國時趙人,修得長生之術,曾入涿水取龍子,乘赤鯉而出,後複入水中。]

  念常禅師一聽,豁然有省。

  第二天一大早,念常禅師便直奔丈室,向晦機禅師通報自己之證悟。晦機禅師便舉古德接衆之公案勘驗他,念常禅師皆一一應對無滯。晦機禅師于是給予印可,並令他充當書記,負責寺院文案。

  晦機禅師後來遷住徑山,念常禅師亦隨而前往,居後堂板頭。念常禅師修行精進,戒行清淨,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爲一衆之表率。後出世住祥符寺。

  生前著有《佛祖通載》二十卷行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