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367· 行中至仁禅師悟道因緣

  367.行中至仁禅師悟道因緣

  蘇州萬壽行中至仁禅師,徑山元叟行端禅師之法嗣,俗姓吳,番(bo)陽人。其父吳仲華爲江州(今江西九州)廣文(官名)。至仁禅師五歲時,從江州報恩寺真牧純禅師受業,七歲落發得度。受具足戒後,至仁禅師便前往徑山,投元叟行端禅師座下參學。

  初禮徑山,元叟禅師看著至仁禅師,開懷一笑。

  至仁禅師茫然不知所措,怔在那裏,手中的坐具掉在地上。

  元叟禅師便呵道:“參堂去!”

  至仁禅師遂遵命,下參堂,晝夜用功,目不交睫。

  一日,元叟禅師偶然見到至仁禅師,便問:“何處人?”

  至仁禅師道:“番陽人。”

  元叟禅師又問:“番陽湖闊多少?”

  至仁禅師便伸長手,作丈量的姿勢。

  元叟禅師連聲道:“不是!不是!”

  至仁禅師道“合取臭口!”

  元叟禅師笑了,于是令他充當侍者,不久又讓他當書記,負責寺院文案。

  元叟禅師曾告訴衆人道:“仁書記虎而翼也!”

  至仁禅師出世後,住蘇州萬壽寺。

  曾有上堂法語雲:“禅性無生,離生禅想。禅性無住,離住禅寂。五臺山上雲蒸飯,佛殿階前狗尿天。刹竿頭上煎錘子,叁個胡狲夜簸錢。”

  大明洪武十五年(1382)叁月,至仁禅師將示寂。其同參如愚仲禅師前來問候,說道:“師行矣,諸子在旁,盍(何不)賜一言,爲末後訓乎?”

  至仁禅師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如愚仲禅師又道:“與師締交五十秋矣,此別,直詣淨土相見。”  

  至仁禅師厲聲道:“盡大千界是個淨土,何處不相見?”

  說完,至仁禅師默然良久,然後索筆書偈而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