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佛光道悟禅師悟道因緣
佛光道悟禅師,白雲海禅師之法嗣,俗姓寇,陝右蘭州人。道悟禅師生而有齒,十六歲就出世志。父母先是不同意,後因爲他絕食數日,不得已,乃聽許落發。
兩年後,一個偶然的機會,道悟禅師從臨洮(今甘肅臨洮)回到彎子店投宿。半夜夢見一梵僧將他喚醒,剛一醒來,恰好聽見旅店附近的馬在嘶鳴,道悟禅師當即豁然大悟。
第二天早晨,道悟禅師喜不自勝地往家裏走。他一邊走一邊唱道:
“見也羅,見也羅,遍虛空,只一個“。
回到家中,他告訴母親說:“我拾得一物。”
他的母親于是在他的行囊中翻來複去地尋找,也沒有發現什麼特別的東西,便問:“是何物?”
道悟禅師道:“我自無始以來不見了底物。”
他的母親聽不明白他的意思。
過了幾天,道悟禅師便辭別母親,外出遊方。鄉裏有人送他,臨別時,請他作頌,道悟禅師欣然應允,其中有“水流須到海,鶴出白雲頭”兩句,暗示了他今後的去向。
後來,道悟禅師來到熊耳山,是然遇到白雲海禅師。在此之前,有人問白雲海禅師:“何不擇法嗣?”白雲海禅師遂以頌答之,其中有“芝蘭秀發,獨出西秦”二句,暗示了道悟禅師禅師的到來。
道悟禅師來的前一天晚上,寺院大衆都聽到空中有個聲音說:“來日接郭相公。”第二天黎明,白雲海禅師便招呼大衆,列隊持香花,到山門口迎接“我關西弟子”。大衆都很疑惑,老和尚什麼時候暗中收了個關西弟子。白雲海禅師解釋道:“寺乃唐郭子儀建,今渠自來住持也。”
寺衆剛在門口迎立不久,道悟禅師果然到了。白雲海禅師遂與之言論,一語便相契。白雲海禅師于是將衣缽交付給道悟禅師。
在道悟禅師來之前,這個寺院附近,有一個土匪窩,他們經常出來殺人越貨。有一天,一位長得非常剽悍的殺人賊故意假裝前來告急,以轉移衆人的視線。道悟禅師識破他的詭計,便招呼僧衆將那賊捉住。道悟禅師道:“即汝是賊。”說完便審訊,然後率領僧衆直撲其巢穴,將所有的土匪一網打盡。土匪們都跪拜乞命。道悟禅師于是給他們開示佛法,教誨了一番,又將他們全部釋放。從此以後,這一帶民風日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達數十年之久。
從這件事中,人們更加相信道悟禅師就是唐朝大將汾陽王郭子儀轉世。
金世宗大定二十四年(1184),白雲海禅師圓寂,道悟禅師遂出世開堂說法,先後住持過鄭州之普照、叁鄉之竹閣等道場。
道悟禅師經常穿白衣服,騎著牛,橫著笛,遊于洛川。人莫測其深淺。他曾經告訴人說:“道我是凡,向聖位裏去。道我是聖,向凡位裏去。道我不是聖不是凡,才向毗盧頂上有些行履處。”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道悟禅師結夏于臨洮大勢寺。應大衆邀請,他准備開講《圓覺經》。道悟禅師升座後,垂示大衆道:“此席(這次講法)只講得一半去。”
五月二十六日早晨,道悟禅師一切如平常。洗漱畢,他突然呼喚侍者道:“我病也,尋藥去。”
侍者便應命而出,腳還未跨出門,道悟禅師便結吉祥臥而去。當時丈室的上空,有五色祥雲如寶蓋,中有紅光如日。
道悟禅師圓寂時,春秋五十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