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338· 淮海原肇禅師悟道因緣

  338.淮海原肇禅師悟道因緣

  臨安徑山淮海原肇禅師,徑山如琰禅師之法嗣,俗姓潘,通州(今江蘇南通)靜海人。原肇禅師十九歲出家受戒,後投徑山如琰禅師座下參學。

  初禮徑山,如琰禅師便問:“汝何處人?”

  原肇禅師道:“淮東。”

  如琰禅師又問:“泗州大聖爲什麼在揚州出現?”

  原肇禅師道:“今日又在杭州撞著。”

  如琰禅師道:“且喜(只可惜)沒交涉。”

  原肇禅師便道:“自遠趨風。”

  如琰禅師見原肇禅師非常機敏,知是法器,想好好地鉗錘一下他,因此故意不讓他下參堂。

  此後,每次原肇禅師前來請益,如琰禅師便問:“下一轉語來”。

  原肇禅師只要一伫思擬對,如琰禅師大喝一聲,將他趕出丈室。

  如是者再叁,原肇禅師終于有省,後呈偈頌給如琰禅師,其最末一句雲:“空教回首望長安”。

  如琰禅師覽其偈後,便問:“者(這)裏是什麼所在?”

  原肇禅師道:“謝和尚挂搭。”

  [挂搭,又稱挂單,參學僧人,每到一處叢林,均可以寄居一段時間,隨衆請益。]

  如琰禅師一聽,知道原肇禅師已悟,于是收他爲入室弟子,並令他充當書記,負責寺院文案。

  [按叢林的規矩,入室弟子必須是已經明心見性的人。沒有見性,不得稱入室弟子。]

  如琰禅師圓寂後,原肇禅師一度住持淨慈、靈隱等道場,末後又回到徑山,重振師席,將徑山道場修複一新。一時衲子雲集,其氣象之盛,不減如琰禅師當年。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