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天童鹹傑禅師悟道因緣
慶元府(治所在今浙江龍泉)天童密庵鹹傑禅師,天童應庵昙華禅師之法嗣,俗姓鄭,鄭州人。其母生他的時候,曾夢見有一位廬山老僧入其家舍。鹹傑禅師自幼出家,聰穎沈靜。長大後,不憚辛苦,遊方參學,遍曆禅席。後來到衢州明果,投應庵昙華禅師座下。
應庵禅師接人,一向以孤硬難入著稱。鹹傑禅師自從來到他的門下,每有所問,屢遭呵斥。
一日,應庵禅師問:“如何是正法眼?”
鹹傑禅師脫口回答道:“破沙盆。”
應庵禅師一聽,遂點頭稱是。
不久,鹹傑禅師便辭師回福州省親。應庵禅師遂作偈送之,偈曰:
“大徹投機句,當陽廓頂門。
相從今四載,征诘洞無痕。
雖未付缽袋,氣宇吞乾坤。
卻把正法眼,喚作破沙盆。
此行將省觐,切忌便跺跟。
吾有末後句,待歸要汝遵。”
“跺跟”,即以腳跟蹬地,意思是停下來。切忌便跺跟,就是說切忌執著、住在上面,得少爲足,更須放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鹹傑禅師出世後,先住衢州烏巨,次遷祥符、蔣山、華藏、徑山、靈隱等道場,晚年又移居太白。
一日,鹹傑禅師上堂,舉了這樣一則公案——
金峰和尚示衆雲:“老僧二十年前,有老婆心。二十年後,無老婆心。”時有僧問:“如何是和尚二十年前有老婆心?”峰雲:“問凡答凡,問聖答聖。”曰:“如何是二十年後無老婆心?”峰雲:“問凡不答凡,問聖不答聖。”
舉完之後,鹹傑禅師便提唱道:“烏巨(鹹傑禅師自指)當時若見,但冷笑兩聲。這老漢忽若瞥地(刹那有省),自然不墮聖凡窠臼。”
鹹傑禅師另有一則上堂法語雲:“盡乾坤大地,喚作一句子,但枷帶鎖;不喚作一句子,業識茫茫。兩頭俱透脫,淨裸裸,赤灑灑,沒可把,達磨一宗,掃土而盡。所以雲門大師道,盡乾坤大地,無纖毫過患,猶是轉句;不見一法,始是半提;更須知有全提底時節。大小雲門,劍去久矣,方乃刻舟。”
鹹傑禅師的最後這則法語,雖然無臨濟、德山棒喝之威猛,卻有四山相逼之妙用。請問,在這密不透風處,如何脫得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