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徑山寶印禅師悟道因緣
臨安府徑山別峰寶印禅師,華藏安民禅師之法嗣,俗姓李,嘉州(今四川樂山縣)人。寶印禅師自幼勤奮好學,通六經,厭俗務。後從德山清素禅師落發。受具足戒後,一度遊于講肆,聽習《華嚴》、《起信》等大乘經論。
當時,密印安民禅師正說法于中峰道場。安民禅師是圓悟克勤禅師之法嗣。于是寶印禅師便投其座下參學。
一日,安民禅師舉——
有僧問岩頭全奯禅師:“起滅不停時如何?”
岩頭禅師叱道:“是誰起滅?”
寶印禅師一聽,豁然有省,從此以後,便機鋒競發。
當時正好趕上圓悟克勤禅師回成都昭覺寺。安民禅師聽說後,遂遣寶印禅師前往探望。寶印禅師因此得便隨衆入室請益。
一見寶印禅師,圓悟禅師便問:“從上諸聖,以何接人?”
寶印禅師便豎起拳頭。
圓悟禅師道:“此是老僧用底,作麼生是從上諸聖用底?”
寶印禅師于是揮舞著拳頭,圓悟禅師亦舉拳相交,大笑而止。
圓悟禅師贊歎道:“是子他日必類我師。”
于是,寶印禅師便在昭覺寺留住了叁年。
在這期間,安民禅師一直在中峰弘法。後來他邀請寶印禅師回中峰,充當首座和尚,但被寶印禅師婉言謝絕了。安民禅師很失望,說道:“我以法得人,人不我傳,尚何以說法?”因此想放棄中峰僧衆,前往他方隱修。中峰之僧衆都非常惶恐,于是便前往昭覺寺懇請寶印禅師回中峰,圓悟禅師亦勸他。不得已,他只好回中峰首衆。從此以後,中峰道望日隆,學者爭相歸湊。
在中峰住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寶印禅師開始出關南遊,先後禮谒過佛性泰(大沩法泰)、月庵果(月庵善果)、草堂清(草堂善清)等諸禅德。末後至徑山,參禮大慧宗杲禅師。
宗杲禅師問:“甚處來?”
寶印禅師道:“西川。”
宗杲禅師道:“未出劍門關,與汝叁十棒了也。”
寶印禅師道:“不合起動和尚。”
宗杲禅師一聽,很欣喜,于是令徒衆收拾房間,請他居住。
宗杲禅師南遷之後,寶印禅師即還西川,先後住持過臨邛之鳳凰、廣漢之崇慶、武信之東禅、成都之龍華、眉山之中峰等道場。此後,又一度重新出關遊方,住持過保甯、金山、雪窦、徑山等大刹。
曾有上堂法語雲:“將心除妄妄難除,即妄明心道轉迂。桶底趯穿無忌諱,等閑一步一芙蕖。”
寶印禅師住徑山期間,曾奉诏入禁,在選德殿,與孝宗皇帝談論佛法。孝宗皇帝著有《圓覺經》疏,請寶印禅師作序刊行。寶印禅師當時已是年邁之人,厭棄住持之位,于是乞求庵居,得到孝宗皇帝的許可。後于光宗紹熙元年(1190)十二月圓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