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305· 國清行機禅師悟道因緣

  305.國清行機禅師悟道因緣

  臺州國清簡堂行機禅師,護國景元禅師之法嗣,俗姓楊,本郡人。行機禅師風姿挺異,才壓群儒。二十五歲那年,始棄妻別子,出家學道。落發後,一度遊方參學,遍曆禅席。後投護國此庵景元禅師座下,參學既久,密有契證。

  行機禅師見道後不久,即辭景元禅師,前往莞山隱修,以期大徹大悟。他曾經告訴人說:“某猶未穩在,豈以住山樂吾事邪?”

  在住山期間,他孤身一人,以林泉爲友,刀耕火種,時間長達十七年之久。他曾經作過一首偈子,描述了他的山居生活,雲:

  “地爐無火客囊空,雪似楊花落歲窮。

  拾得斷麻穿壞衲,不知身在寂寥中。”

  從這首偈子中,我們可以想見行機禅師的生活是何等的清苦和寂寥。

  一日,行機禅師于山間經行,正碰上山民砍樹,樹倒地有聲。他當即然大悟,平昔礙得膺之物,頓然冰消瓦解。

  不久,行機禅師便應信衆邀請,前往江州,住持圓通寺。

  行機禅師接衆雖然比較平和,但是他的法語卻如利刃,決不容許學人有一絲一毫的粘滯。下面,我們來看看他的兩則法語——

  上堂:“單明自己,樂是苦因。趣向宗乘,地獄劫住。五日一參,叁八普說,自揚家醜。更若問理問事,問心問性,克由叵耐(可惡)。若是英靈漢,窺藩不入,據鼎不嘗,便于未有生佛已前轉得身,卻于今時大官路上捷行闊步,終不向老鼠窟、草窠裏頭出頭沒。若也根性陋劣,要去有滋味處咬嚼,遇著義學阿師,遞相锢鏴(lu),直饒說得雲興雨現,也是蝦蟆化龍,下梢依舊,吃泥吃土,堪作甚麼?”

  示衆雲:“觀色即空成大智,故不住生死。觀空即色成大悲,故不證涅槃。生死不住,涅槃不證,漢地不收,秦地不管,且道在甚麼處安身立命?莫是昭昭于心目之間,而相不可睹;晃晃于色塵之內,而理不可分麼?莫是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麼?若恁麼,總是髑髅前敲磕。須知過量人自有過量用,且作麼是過量用?北鬥藏身雖有語,出群消息少人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