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薦福悟本禅師悟道因緣
饒州(治所在今江西波陽)薦福悟本禅師,大慧宗杲禅師之法嗣,江州(今江西九江)人。出家後,投禮江西雲門大慧宗杲禅師座下,後又執侍宗杲禅師至泉南小溪。當時,宗杲禅師座下英俊畢集,受其印可者甚多。而悟本禅師雖是久參,卻一無所得。悟本禅師想到自己是宗杲禅師的侍者,每日不離宗杲禅師左右,反倒沒有開悟,心裏很不平衡,心想一定是宗杲禅師放棄了他,因此他想離開宗杲禅師,前往其它的地方參學。
宗杲禅師知道了悟本禅師的心思,便告訴他說:“汝但專意參究,如有所得,不待開口,吾已識也。”
一日,有一位小沙彌,聽說悟本禅師經常入室參請,卻未能契旨,便故意刺激他說:“本侍者參禅許多年,逐日只道得個不會。”
悟本禅師一聽,便罵道:“這小鬼!你未生時,我已叁度霍山廟裏退牙了。好教你知!”
從此以後,悟本禅師便更加發奮用功,一心參究趙州狗子無佛性之公案,晝夜專舉一個“無”字,反複提撕。
一天晚上,悟本禅師在大殿裏用功,專參“無”字,叁更的時候,實在太困了,便倚靠著梁柱昏寐,不知不覺中,他口中念出一個“無”字。就在這個時候,他忽然大悟。
叁天後,宗杲禅師從郡城回來,悟本禅師便直趨丈室,想把自己參悟之事告訴宗杲禅師。他的腳剛一跨進門,還未來得及開口,宗杲禅師便笑道:“本胡子這回方是徹頭也!”
悟本禅師悟道後,一度于饒州薦福開法接衆。
曾有上堂法語雲:“釋迦掩室于摩竭,淨名杜口于毗耶,須菩提唱無說而顯道,釋梵絕視聽而雨華。大衆,這一隊不唧溜(不聰明、不靈利)漢,無端將祖父田園,私地結契,各據四至界分,方圓長短,一時花擘(bo,分髒耗費)了也。致令後代兒孫,千載之下,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卓錐之地。博山(悟本禅師自指)當時若見,十字路頭,掘個無底深坑,喚來一時埋卻,免見遞相鈍置(免得後人代代相誤)。何謂如此?不見道,家肥生孝子,國霸有謀臣。”
佛經中有“筏喻”和“指月”之說,筏子本是用來渡江的,過了江之後,筏子應該扔掉,指頭是用來指月的,被指示的人應該看月亮,而不應該看指頭。佛法本是爲人解粘去縛、去人執著的,可是,學佛的人卻往往會因此而對佛法産生執著。執著的對象雖然不同,執著的本質卻是一樣的,都會讓人忘記自己本來面目。所以,悟本禅師要“掘個無底深坑,喚來一時埋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