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 尚書莫將居士悟道因緣
尚書莫將居士,大隨元靜禅師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少虛。其祖上世住豫章分甯。後因外出做官,移居西蜀。
莫尚書曾禮谒大隨南堂元靜禅師,咨決心要。元靜禅師于是教他在日常生活中,向一切處提撕“是個什麼?”
一日,上廁所,一股臭氣迎面撲來,莫尚書急忙以手掩鼻。就在這個時候,他豁然有省。後作偈呈元靜禅師,偈雲:
“從來姿韻愛風流,幾笑時人向外求。
萬別千差無覓處,得來元在鼻尖頭。”
元靜禅師見後,遂以偈酬答,偈雲:
“一法才通法法周,縱橫妙用更何求?
青蛇出匣魔軍伏,碧眼胡僧笑點頭。”
古人參禅悟道,或從視覺發機,或從聽覺悟發機,此處,莫尚書悟道,很奇特,是從嗅覺發機的。《楞嚴經》中講七處征心,實際上,六根六塵,無一處不可以入道。關鍵是,學人的見地是否到位,功夫是否到位。若到位了,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無不可成爲發機開悟的因緣。
那麼,如何才算見地到位呢?還是讓我們來重新溫習一下自回禅師的一則上堂法語吧:
“參禅學道,大似井底叫渴相似,殊不知塞耳塞眼,回避不及。且如十二時中,行住坐臥,動轉施爲,是甚麼人使作?眼見耳聞,何處不是路頭?若識得路頭,便是大解脫路。”
學者若能于這則法語信得及、領會得及,何愁修禅找不到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