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78· 黃龍法忠禅師悟道因緣

  278.黃龍法忠禅師悟道因緣

  隆興府(今江西南昌)黃龍牧庵法忠禅師,龍門清遠佛眼禅師之法嗣,俗姓姚,四明(今浙江甯波)人。法忠禅師少時即出家,十九歲試經得度,一度專習天臺教法,已悟一心叁觀之旨,但是尚未能泯絕能觀所觀之迹。

  于是,他便放棄義學,遍曆禅席,後投龍門清遠佛眼禅師座下參學。  

  一日,法忠禅師看見流水推動著水磨在旋轉,于是發明心要,當即述偈雲:

  “轉大*輪,目前包裹。

  更問如何,水推石磨。”

  法忠禅師後將此偈呈給佛眼禅師。

  佛眼禅師見後,便問:“其中事作麼生?”

  法忠禅師道:“澗下水長流。”

  佛眼禅師爲了進一步勘驗他,便道:“我有末後一句,待分付汝。“

  法忠禅師一聽,便掩耳而出。

  佛眼禅師遂予印可。

  法忠禅師後至廬山,在同安的一棵大枯樹中,絕食清坐。

  北宋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5),湘潭一帶大旱,當地老百姓想盡種種辦法禱雨,皆不應驗。

  一日,法忠禅師跳進一個龍潭裏,大呼道:“業畜!當雨一尺。”

  話剛說完,大雨隨至。

  法忠禅師後移居南嶽,經常跨虎出遊,當地儒釋信衆皆望塵而拜。

  法忠禅師住山後,曾有僧問:“如何是佛?”

  法忠禅師道:“莫向外邊覓。”

  那僧又問:“如何是心?”

  法忠禅師道:“莫向外邊尋。”

  那僧問:“如何是道?”

  法忠禅師道:“莫向外邊討。”

  那僧又問:“如何是禅?”

  法忠禅師道:“莫向外邊傳。”

  那僧再問:“畢竟如何?”

  法忠禅師道:“靜處薩婆诃。”

  六祖講,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無論是佛、是法、是禅,還是實相,均不離當人現前一念心性。因此切忌向外尋覓。法忠禅師對來僧的開示,其要旨莫非此乎?

  再看法忠禅師的另外兩則上堂法語——

  上堂:“今朝正月半,有事爲君斷。切忌兩眼睛,被他燈火換。”

  上堂:“我有一句子,不借諸聖口,不動自己舌。非聲氣呼吸,非情識分別。假使淨名杜口于毗耶,釋迦掩室于摩竭,大似掩耳偷鈴,未免天機漏泄。直饒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若向牧庵門下檢點將來,只得一橛。千種言,萬般說,只要教君自家歇。一任大地虛空,七凹八凸。”

  按傳統習俗,江南各地,正月十五都要鬧花燈。法忠禅師以此爲話題,告誡弟子們,修行的最關鍵處,就是要透得過聲色,于六根六塵中,作得主,“切忌兩眼睛,被他燈火換。”

  那麼,怎樣才能作得主呢?“千種言,萬般說,只要教君自家歇”,說一千道一萬,只在一個“歇”字,也就是放下。果能放下,“一任大地虛空,七凹八凸,于我又有何礙哉!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