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30· 天童普交禅師悟道因緣

  230.天童普交禅師悟道因緣

  慶元府(治所在今浙江龍泉)天童普交禅師,泐潭應乾禅師之法嗣,俗姓畢,本郡萬齡人。普交禅師幼時穎悟,還未成年,即落發得度。後往南屏聽習天臺教義。

  一天,普交禅師爲檀越修忏摩(忏悔罪過,乞求忍恕),有人問他:“公之忏罪,爲自忏邪?爲他忏邪?若自忏罪,罪性何來?若忏他罪,他罪非汝,烏能忏之?”

  普交禅師被問得啞口無言。于是他便放棄經教的學習,遊方參學, 投泐潭應乾禅師座下。

  初禮泐潭和尚,普交禅師的腳才剛跨進門,泐潭和尚便大聲呵斥他。

  普交禅師正要開口申問,泐潭和尚便拿起拄杖將他趕出丈室。

  一日,泐潭和尚忽然將普交禅師叫到丈室,告訴他說:“我有古人公案,要與你商量。”

  普交禅師正要說話,泐潭和尚便大喝一聲。

  普交禅師豁然領悟,于是哈哈大笑起來。

  泐潭和尚一見他這樣子,便下繩床,抓住普交禅師的手問:“汝會佛法邪?”

  普交禅師便大喝一聲,並把泐潭和尚托開。泐潭和尚便大笑。

  從此以後,普交禅師便名聞四馳,學者宗仰。後歸故鄉,留住天童寺,掩關隱修,達八年之久。後天童寺住持席缺,郡僚便命普交禅師繼席開法。普交禅師堅辭不脫,只好受命出世。

  普交禅師接衆有一個特點,就是強調休去歇去。每見有僧人前來請益,普交禅師必叱責道:“楖(ji)栗未擔時,爲汝說了也。且道說個甚麼?招手洗缽,拈扇張弓。趙州柏樹子,靈雲見桃華,且擲放一邊,山僧無恁麼閑唇吻與汝打葛藤。何不休歇去!”說完便拈拄杖將他們趕走。

  普交禅師于北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叁月二十日示寂,世壽七十七。臨寂前,曾沐浴升堂說偈雲:

  “寶杖敲空觸處春,個中消息特彌綸。

  昨宵風動寒岩冷,驚起泥牛耕白雲。”

  [彌綸,包羅、統括,意謂自性包羅萬象,無不周遍。]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