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25· 參政蘇轍居士悟道因緣

  225.參政蘇轍居士悟道因緣

  參政蘇轍居士,上藍順禅師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子由,蘇東坡的弟弟。十九歲那年,與其兄蘇轼同登進士。他的命運象蘇轼一樣,也是坎坷不平,幾起幾落。末後,徽宗在位期間,蘇轍遭蔡京等人所嫌,徹底罷官,遂于許州築室自養,自號“穎濱遺老”。在歸隱之數十年期間,蘇轍罕與人交往,終日惟默坐而已,曾作自傳十萬余言。另有《詩傳》、《春秋傳》、《古史》、《老子解》、《栾城文集》等著作行世。後卒于政和二年(1112),春秋七十四歲。

  蘇轍接觸佛教也比較早。在任期間,他先後親近過佛印了元、黃檗道全、壽聖省聰、洪州上藍等大善知識,最後于上藍座下得悟心性。

  蘇轍與金山佛印了元禅師的關系非常密切,二人之間多有詩歌酬唱。蘇轍曾向了元祖師呈偈雲:

  “粗沙印佛佛欣受,怪石供僧僧不嫌。

  空手遠來還要否,更無一物可增添。”

  了元祖師以偈答曰:

  “空手持來放下難,叁賢十聖聚頭看。

  此般供養能歆享,木馬泥牛亦喜歡。”

  “粗沙印佛”和“怪石供僧”都是佛門典故。意謂供養重在心之至誠,若心中無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毫無望報之心,雖一沙一石之供,皆具無量功德。

  神宗元豐叁年(1080),蘇轍被貶至江西高安。此間,他經常上黃檗山,親近道全禅師。道全禅師是真淨克文禅師之法嗣。

  道全禅師曾經仔細地打量著蘇轍,說道:“君靜而慧,苟留心宗門,何患不成此道?”

  在道全禅師的鼓勵之下,蘇轍從此便開始參禅打坐,並多次向道全禅師請求決疑。奈何因緣未到,未能契會宗旨。

  後來,蘇轍又前往筠州壽聖寺,禮谒省聰禅師。省聰禅師是圓照宗本禅師之法嗣。

  省聰禅師道:“圓照未嘗以道語人,吾亦無以語子。”

  蘇轍一聽,便得言外之旨。

  元豐叁年(1080),蘇轍左遷瑞州。當時,洪州上藍順禅師與其父文安(蘇洵)先生相好。蘇轍于是便前往拜訪順禅師。二人相得歡甚。

  蘇轍向順禅師咨決心法,順禅師便爲他舉馬祖搐(chu)鼻之公案。

  [關于搐鼻公案,請參見“百丈懷海禅師悟道因緣”一章]

  蘇轍一聽,言下大悟。遂作偈呈順禅師,偈曰:

  “中年聞道覺前非,邂逅相逢老順師。

  搐鼻徑參真面目,掉頭不受別鉗錘。

  枯藤破衲公何事,白酒青鹽我是誰?

  慚愧東軒殘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饴。”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