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13· 黃庭堅居士悟道因緣

  213.黃庭堅居士悟道因緣

  太史山谷居士黃庭堅,黃龍祖心禅師之在家得法弟子,字魯直,洪州分甯(今江西修水)人。山谷居士幼時極聰穎,能過目成誦。北宋神宗熙甯元年(1068),爲國子監教授,善詩文,蘇東坡曾見過他的詩文,贊歎道:“超轶絕塵,獨立萬物之表,世久無此作。”從此山谷聲名大震。後被哲宗召爲校書郎、著作佐郎、起居舍人等職。

  山谷孝心很重。他的母親纏綿病榻多年,山谷一直留在身邊照料,不解衣帶。母亡,山谷又于墓前守孝,因哀傷過度,以致生病。守服結束之後,山谷被提爲國史編修官。哲宗紹聖元年(1094),山谷聘任行宣州知州,後因直言上谏,被貶爲涪州別架,安置于黔州,但是山谷心胸開闊,淡然不以爲意。徽宗即位後,召山谷居士爲吏部員外郎,但被山谷居士婉言謝絕了。山谷居士在朝之時,因與相國趙挺有隙,遭人陷害,被拘系于宣州,中途命卒。當時是宋徽宗崇甯四年(1105),春秋六十一歲。

  山谷居士有般若夙習,雖身在仕途,而心胸淡泊。曾遊灊(qian)皖山谷寺之石頭洞,愛其林泉之美,故自號山谷道人。山谷居士雖出入宗門較早,與諸長老過從甚密,但開始的時候並未有信向之心。他原先喜歡作豔情之詩詞,頗得世人歡心。一日,山谷居士禮谒圓通法透禅師。當時李伯時亦參訪法秀禅師。李伯時是一代著名畫家,擅長畫馬。法秀禅師呵斥李伯時說:“汝士大夫以畫名,矧又畫馬期人誇,以爲得妙妙,入馬腹中,亦足懼!”山谷居士在旁邊聽了,便笑。法秀禅師于是轉過身亦呵斥他道:“大丈夫翰墨之妙,甘施于此乎?”山谷居士譏笑道:“無乃複置我于馬腹中邪?”法秀禅師正色道:“汝以豔語動天下人淫心,不止馬腹中,正恐生泥犁耳!”山谷居士一聽,驚恐不已,當即便忏悔謝罪,從此以後再也不作淫詞豔曲了。

  經法秀禅師的警策,山谷居士從此信心日長,孜孜于道,曾著有《發願文》,並痛戒酒色,每天飲食非常簡單,朝粥午飯而已。元祐年間(1086-1094),山谷居士館居黃龍山,參禮晦堂禅師(黃龍祖心),乞示修行捷要之處。

  晦堂禅師問道:“只如仲尼道,二叁子以我爲隱乎?吾無隱乎爾者。太史居常如何理論?”

  山谷居士正要開口論對,晦堂禅師連忙打住道:“不是!不是!”

  山谷居士一聽,迷悶不已。

  一日,山谷居士陪侍晦堂禅師于山間經行,恰逢岩邊的一棵桂花正在盛開,清香四溢。

  晦堂禅師問:“聞木犀華香麼?”

  山谷居士道:“聞。”

  晦堂禅師道:“吾無隱乎爾。”

  山谷居士一聽,心中迷悶當下釋然。

  于是他便禮謝晦堂禅師,說道:“和尚得恁麼老婆心切。”

  晦堂禅師笑道:“只要公到家耳。”

  晦堂祖心禅師手下有兩大高足,一是死心(悟新),一是惟清(靈源)。山谷居士皆與二大士結爲方外之好。

  一日,山谷居士至雲岩,參禮死心禅師。死心禅師一見,便張大眼睛問道:“新長老死,學士死,燒作兩堆灰,向甚麼處相見?”

  山谷居士被問得無言以對。

  于是死心禅師便將他約到門外,告訴他說:“晦堂處參得底,使未著在(晦堂處所參得的,在這裏用不上)。”

  山谷居士一聽,茫然不知其旨。

  山谷居士後貶官黔州,心無所系,其向道之心日切,修行比以前更加精進。不久,他便洞明了死心禅師所問之意,于是寫信告訴死心禅師道:

  “往年嘗蒙苦苦提撕,長如醉夢,依俙在光影中。蓋疑情不盡,命根不斷,故望崖而退耳。谪官在黔南道中,晝臥覺來,忽爾尋思,被天下老和尚謾了多少!唯有死心道人不肯,乃是第一相爲(亦作“慈悲”)也,不勝萬幸!”

  山谷居士悟道後,惟清禅師亦曾寄詩偈祝賀,偈雲:

  “昔日對面隔千裏,如今萬裏彌相親。

  寂寥滋味同齋粥,快活談諧契主賓。

  室內許誰參化女,眼中休去覓瞳人。

  東西南北難藏處,金色頭陀笑轉新。”

  山谷居士和雲:

  “石工來斫鼻端塵,無手人來斧始親。

  白牯狸奴心即佛,龍睛虎眼主中賓。

  自攜瓶去沽村酒,卻著衫來作主人。

  萬裏相看常對面,死心寮裏有清新。”

  晦堂禅師示寂後,山谷居士非常感念師恩,曾作晦堂塔銘雲:“某夙承記,堪任大法。道眼未圓,而來瞻窣堵,實深宗仰之歎。乃勒堅玟,敬頌遺美。”複設蘋蘩(pin fan,從《詩經

  召南》中的《采蘋》、《采蘩》二篇化來,此處指薦祭之儀)之供,祭之以文,吊之以偈,雲:

  “海風吹落楞伽山,四海禅徒著眼看。

  一把柳絲收不得,和煙搭在玉欄幹。”

  一代禅與文士的方外之契,就這樣被後世傳爲佳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