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隆慶慶閑禅師悟道因緣
吉州仁山隆慶院慶閑禅師,黃龍慧南禅師之法嗣,俗姓卓,福州人。其母懷他時,曾夢見胡僧授給她一顆明珠,她將明珠吞下,覺後即有孕。慶閑禅師出生時,曾有白光照室之瑞相。慶閑禅師幼時即好清淨,不近灑肉。十一歲辭親出家,十七歲得度並受具足戒,二十歲時開始遊方參學,遍曆禅席。
後投黃檗禅師黃龍慧南禅師座下參學。
一日,黃龍禅師問:“甚處來?”
慶閑禅師道:“百丈。”
黃龍禅師又問:“幾時離彼?”
慶閑禅師道:“正月十叁。”
黃在禅師道:“腳很好,痛與叁十棒。”
慶閑禅師道:“非但叁十棒。”
黃龍禅師喝道:“許多時行腳,無點氣息!”
慶閑禅師道:“百千諸佛,亦乃如是。”
黃龍禅師便追問道:“汝與麼來,何曾有纖毫到諸佛境界?”
慶閑禅師道:“諸佛未必到慶閑境界。”
接著,黃龍禅師又問:“如何是汝生緣處?”
慶閑禅師道:“早晨吃白粥,如今又覺饑。”
黃龍禅師道:“我手何似佛手?”
慶閑禅師道:“月下弄琵琶。”
黃龍禅師道:“我腳何似驢腳?”
慶閑禅師道:“鹭鸶立雪非同色。”
黃龍禅師于是嗟歎不已,看著他,又問:“汝剃除須發,當爲何事?”
慶閑禅師道:“只要無事。”
黃龍禅師道:“與麼則數聲清磬是非外,一個閑人天地間也。”
慶閑禅師道:“是何言欤?”
黃龍禅師便贊歎道:“靈利衲子!”
慶閑禅師道:“也不消得。”
黃龍禅師道:“此間有辯上座者,汝著精彩。”
慶閑禅師道:“他有甚長處?”
黃龍禅師道:“他拊汝背一下又如何?”
慶閑禅師道:“作甚麼?”
黃龍禅師道:“他展兩手。”
慶閑禅師道:“甚處學這虛頭來?”
黃龍禅師一聽,便大笑。
慶閑禅師于是展開兩手。黃龍禅師便大喝。
過了一會兒,黃龍禅師又問:“()鬆鬆,兩人共一碗作麼生會?”
慶閑禅師道:“百雜碎。”
黃龍禅師道:“盡大地是個須彌山,撮來掌中,汝又作麼生會?”
慶閑禅師道:“兩重公案。”
黃龍禅師道:“這裏從汝胡言漢語,若到同安,如何過得?”
[當時英邵武(洪英禅師,黃龍慧南之法嗣)在同安作首座。]
慶閑禅師道:“渠也須到這個田地始得。”
黃龍禅師道:“忽被渠指火爐曰:“這個是黑漆火爐,那個是黑漆香卓?甚處是不到處?””
慶閑禅師道:“慶閑面前,且從恁麼說話,若是別人,笑和尚去。”
黃龍禅師于是拍一拍手,慶閑禅師便喝。
第二天,慶閑禅師陪黃龍禅師巡視僧堂。
黃龍禅師道:“好僧堂。”
慶閑禅師道:“極好工夫。”
黃龍禅師道:“好在甚處?”
慶閑禅師道:“一梁拄一柱。”
黃龍禅師道:“此未是好處。”
慶閑禅師道:“和尚又作麼生?”
黃龍禅師用手指著梁柱道:“這柱得與麼圓,那枋(fang)得與麼匾。”
慶閑禅師道:“人天大善知識,須是和尚始得。”
說完便急忙走開。
第叁天,慶閑禅師侍立次,黃龍禅師問:“得坐披衣,向後如何施設?”
慶閑禅師道:“遇方即方,遇圓即圓。”
黃龍禅師道:“汝與麼說話,猶帶唇齒在。”
慶閑禅師道:“慶閑即與麼,和尚作麼生?”
黃龍禅師道:“近前來,爲汝說。”
慶閑禅師拊掌道:“叁十年用底,今朝捉敗。”
黃龍禅師大笑道:“一等(必定、想必)是精靈!”
慶閑禅師一聽,便拂袖而去。
從此以後,慶閑禅師聲名大震,學者爭相請益。
慶閑禅師後應廬陵太守張公鑒之邀請,居隆慶。
曾在室中垂問學人雲:“十二時中,上來下去,開單展缽,此是五蘊敗壞之身,那個是清淨法身?”又雲:“不用指東畫西,實地上道將一句來。”又雲:“十二時中,著衣吃飯,承甚麼恩力?”
這些問題都是直指心性、從本分事上入手的,若能會得,必定是受用不盡。
慶閑禅師在隆慶還未住滿一年,鍾陵太守王公韶又請他居龍泉寺。在龍泉寺,慶閑禅師也沒有住上一年,便因病告退。于是廬陵道俗又用船把慶閑禅師接回隆慶,更加殷勤地服事他。
元豐四年(1081)叁月七日,慶閑禅師將示寂,作遺偈雲:
“露質浮世,奄質浮滅。
五十叁歲,六七八月。
南嶽天臺,松風澗雪。
珍重知音,紅爐優缽。”
說完,便泊然而逝。
手下弟子于是請來畫工,想給他寫真,慶閑禅師忽然自已擡頭平視。到第二天,慶閑禅師的頭仍然是平視的。
火化的那一天,頗爲奇特:剛舉火不久,即雲起風作,飛瓦折木,其煙氣所至,達方圓四十余裏。風過之後,周圍草木沙礫之間到處是金色的舍利子,收集起來,達數斛之多。
後來,蘇子由(蘇轍)想爲慶閑禅師作銘文,但是他對荼毗之日所發生的事情,頗爲懷疑。當時蘇子由正患瘧疾。那天晚上,在夢中,他聽見有人呵斥他道:“閑師事何疑哉!疑即病矣!”
蘇子由當即在夢中寫出數百字的銘文,其銘略曰:
“稽首叁界尊,閑師不止此。
憫世狹劣故,聊示其小者。”
蘇子由的評價是很中允的。慶閑禅師臨終所示神通,從宗門下看,都是末邊的事,只是爲方便化度愚劣的衆生而已,萬不可執爲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