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回 祝古君臣魂歸天界 嶺國將士開啓寶庫
那姜國王子玉赤,被格薩爾降伏後安置在中嶺,做了珍居文布氏的首領。達絨晁通等嶺國大將早就對此不滿,經常借故與文布部落發生摩擦沖突。只因有雄獅王的庇護,加之玉拉、玉赤兄弟兩個武藝過人,每戰必立功勳,所以晁通等人奈何他們不得。通過幾次較量,也沒占到便宜。如今有這麼個機會,晁通等人就想狠狠報複一下,就連那一向看不起晁通的丹瑪,這時也站到達絨軍一邊。再說玉拉、玉赤兩兄弟,自然也無法忍受晁通接二連叁的侮辱。文布和達絨雙方,早已忘記同是嶺國兵將,也不顧強敵在前、大戰在即,紛紛搭弓射箭、揚馬舉刀,互相厮殺起來。
在這場自相殘殺的爭鬥中,引人注意的是兩位小將軍的故事。
達絨部落有個名叫多吉紮堆的人,生有二子,長子名拉魯,年方十五,在達絨軍中任千戶。次子名拉白,年僅十叁,卻做了文布玉赤王子的心腹。適逢兩軍對立,那拉魯年少氣盛,自願充當攻打文布的先鋒,跑馬沖進文布軍中找人厮殺。弟弟拉白雖然年紀不大,卻頗懂道理,他知道這種內讧極其有害,遂勸哥哥道:
“哥哥呀,你不能這樣做!”一邊說一邊用手抓住哥哥的馬嚼環不放。那拉魯正在氣頭上,哪裏肯聽。但礙于弟弟的情面,不好認真厮殺,只是用刀背碰了碰弟弟的左肩,不料卻將刀刃帶過,鮮血頓時如泉噴湧,拉白立刻從馬上跌了下去。拉魯一見弟弟墜馬,也顧不得與文布打仗,立即翻身下馬,把弟弟背進自己的營中搶救。然而,弟弟傷口的血,無論用什麼方法也止不住。衆親友圍在四周,歎息哭泣不止。那哥哥拉魯已經昏死過去兩次,被人救醒之後,緊緊拉著弟弟的手,心如刀絞。拉白知道自己活不下去了,用舌頭舔了舔發幹的嘴唇,費力地對哥哥說:
“大丈夫喪身處應在敵人的手裏,我未被祝古人殺死,卻死在哥哥手裏,多麼讓人痛心呵!我拉白除此之外,平生沒有悔恨之事。哥哥拉魯的名譽,也會因此受損。我兄弟二人本是一個母親生,臨行時母親再叁囑咐我們不要爭執。文布和達絨本來都是嶺國軍,親密得就像我們兄弟。哥哥呀,拉白我死了不要緊,只是怕文布和達絨繼續爭鬥下去,親兄弟互相殘殺,你死我傷後悔不及。哥哥呀,王子玉赤待我如親兄弟,我死後叁日內不要向他禀報,若不然他會悲憤傷身體。……”
拉白話沒說完,就昏了過去。拉魯見弟弟如此痛苦,話說得如此淒切,第叁次昏倒在弟弟身邊。昏迷中,他還在喃喃自語:
“我親愛的弟弟呀,快樂時是我同曬太陽的夥伴,痛苦時是我同流眼淚的伴侶。如今我被鬼魅迷住了心,把寶珠掼在石頭上,把獅子乳汁潑灑在草灘上。沒有弟弟的日子,活著不如死去,呵,活著不如死去。……”
拉白醒過來了,拉魯也醒了過來。弟弟緊緊抓著哥哥的手,留下了最後的話語:
“哥哥呀,弟弟就要去了,弟弟就要去了,在以後的日子裏,若記起弟弟,就多做些善事吧;若想起弟弟,就少生殺伐之心。不要貪戀那房屋、財産和田地,對那權勢、奴仆和美譽,能放棄的就放棄吧。哥哥呀,我去了!……”拉白閉目逝世,拉魯嚎啕不已。衆親友和勇士們也把那刀矛槍箭暫時收起,爲拉白大辦喪事。
因爲有了這血的教訓,文布和達絨兩軍才停止厮殺。王子紮拉極爲震怒,下令要將文布和達絨兩部盡行消滅,取消名號。經過諸國英雄和大臣們的請求,王子總算勉強撤銷成命,但仍責令嶺部四大臣專門調查挑起禍端的凶手,查明後予以嚴辦。
姜國公子玉拉、玉赤兄弟二人和達絨長官晁通父子,聽說要嚴懲那挑起禍端的罪魁,又立即吵了起來,紛紛講自己一方的理,從太陽初升吵到月亮高懸,吵得人心煩意亂,最後也不知誰是禍首。
王子紮拉很不高興地睡下了。他想,祝古尚未征服,內部出現混亂,雄獅王又不在自己身邊,達絨和文布本是兩支很得力的部隊,現在卻像仇敵一樣不共戴天,該怎麼辦
紮拉無計可施。在迷迷糊糊中,他見天母朗曼噶姆踏著一朵祥雲來到自己身邊,像媽媽一樣撫摸著自己,安慰著、也告誡著自己:
“糾紛雖然能以法律處理,仇恨之根卻難用法律斬斷。對文布、達絨兩部的糾紛,若不施用巧計,是難以平息的。”
紮拉高興極了,在爲難之際,天母及時降臨,爲自己指明一條道路:
“那祝古王已向噶玉阿達求援,現在援軍就要到達此地。王子呵,你要派文布和達絨兩軍前去迎敵,在消滅共同敵人的戰場上,內部的障礙會消除。把這蓮花生祖師穿過的法袍和雄獅王那能飛的神箭,賜予達絨拉郭,把你的九天霹雳金剛杵賜予姜國王子玉赤。還要把這些天靈蓋缽中的防護寶丸,賜給每個迎敵的英雄。這場戰爭得勝利,兩部的仇恨會自消。”
天母抛下祖師的法袍和防護玉丸,飄然而去。王子紮拉馬上找來總管王和辛巴梅乳澤等人,告訴他們天母的預言。老總管擔心這場糾紛未解,現在委以破敵重任,恐有不利。梅乳澤說,讓他們二部前去迎敵可以,只是不要說出天母的預言,否則,他們會認爲消滅祝古非他們不行。應該告訴他們,派他們去迎敵是爲了懲罰他們。王子紮拉覺得這個主意很好,馬上召來文布、達絨兩部的首領,下達命令,讓他們二部出征。
晁通一聽又讓他們出戰,心中害怕,卻不敢違命。那玉赤也覺得這樣處理不妥,但怕達絨部落說他們膽怯,也不好反對。王子紮拉立即把天母所賜的法袍、神箭、金剛杵、防護寶丸等賜給他們。二部回營准備出征。
噶玉阿達爲了增援祝古,調動了八萬大軍,駐紮在祝古王城附近的灘上。達絨和文布兩軍,雖然接受了王子的命令,卻互不聯系,自行前進。不久,姜國王子玉赤的兵馬先行到達噶玉阿達的營地,一交手就被噶玉阿達的兵馬擊敗,後到的達絨軍也吃了敗仗。原來,那噶玉阿達國家雖然小,但兵精馬壯,又一直沒打過什麼仗,以逸待勞,匆忙到達的嶺軍自然不是他們的對手。
嶺軍稍事休整,便重新進攻噶玉阿達軍。晁通倚仗自己的幻術,首先消滅了噶玉阿達軍的寄魂鳥,然後自己變做那鳥,給噶玉阿達軍降下預言,擾亂軍心,並趁勢打了勝仗。
文布軍一直處于不利地位,連續叁次進攻都沒有得勝。第四次,不僅沒有得勝,而且被噶玉阿達的飛索把姜國王子玉赤連同一群將士全部套了去,然後關在一座石崖上部的洞窟裏。
噶玉阿達的將士把擒來的文布兵用長矛串成一串,放在火上烤熟了吃下去,把流下來的人油刮起來塗在臉上。佯裝睡熟了的玉赤,把這些一一看在眼裏。眼看就要輪到他和瑪甯長官了。玉赤一躍而起,把那九天霹雳金剛杵向下一砸,石窟裏的噶玉阿達將士頃刻化爲齑粉。消滅了敵人,玉赤和瑪甯長官等走出石窟,來到洞口一看,出口處是一面像鏡子般的峭壁,不要說走,連個插足的縫都沒有。若是跳下去,只有粉身碎骨。二人無奈,只得坐等救援。一連等了十五天,窟內所有的食物都被吃光,二人餓得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這時,晁通得到馬頭明王的預言,知道姜國王子玉赤和瑪甯長官被困在石窟之中,遂變化爲大鵬鳥,飛上峭壁,救了二人。玉赤喜獲重生,自然把前仇丟棄,拿出一串像拇指般大的珍珠念珠,送給晁通作爲酬謝之禮。晁通喜孜孜地收下了。達絨、文布兩軍怨仇消除,皆大歡喜。兩路人馬合兵一處,很快就滅了噶玉阿達軍。
又經過數月的苦戰,嶺國達絨軍和色巴軍攻占了祝古城北的各個小城堡,霍爾軍和丹瑪軍攻占了賽冷賽宗,高覺軍和阿紮軍攻占了祝古東南方的巴宗穆琚城,姜軍和門域軍攻占了玉珠司姆城和雅協森宗,魔國軍攻占了玉宗宛布城,……分布在祝古王城外的所有大城堡統統被嶺軍占領。王子紮拉吩咐諸軍,將祝古的王城緊緊圍住。真是圍得飛鳥無法越過,河水難以流過,清風難以飛舞。
被圍在城裏的君臣們亂作一團,心不定七上八下,意慌張忐忑不安。這時,空行母所變化的噶姆森姜措叁姐妹心中暗想:看起來,消滅北魔,開啓祝古兵器城的時機已到。她們叁姐妹和宇傑托桂王生活了叁載。在這漫長的日子裏,雖然開始心裏不太願意,但也過得和和美美,每日裏和大王親親熱熱,相互愛戀。現在大王命在旦夕,是不是說服他帶著祝古將士臣民一起到嶺營中投降呢
若這樣,或許可以保全他的性命。想到此,叁姐妹在金壺中斟滿香茶,在銀壺中倒滿美酒,在松石盤裏擺了牛肉,在瑪瑙盤中放上甜食,帶著侍女們捧的捧、端的端,擺在君臣們面前。噶姆森姜措從脖頸下的“贍部光明”護身佛盒中取出一條潔白哈達,獻于托桂面前,深情地說:
大王呵,
征戰叁年沒有安閑過,
戰禍日久破壞的多又多,
白铠甲的袖子結成虱子窩;
駿馬日夜奔馳沒有安閑過,
馳騁日久疲憊多又多,
四蹄磨得血流皮兒破;
神箭手射擊沒有停止過,
發射日久雕翎箭镞兩離脫,
精美虎韬的皮縧斷如割。
“大王呵,往日我們這些如虎如豹的將士們,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多,如今和嶺軍相遇,在山頂上的猶如雄鹿般被獵了去,在山灣裏的猶如黃羊般被砍了頭,在江河中的猶如金魚般被網羅。剩下的君臣們呵,恰如冷灰裏面的火種,天亮前的星星。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後果不說大王您也知道。邬昙波羅花要在未被太陽曬幹前獻給上方天神,白哈達要在未被髒手玷汙前作爲淨瓶的裝飾,生于沼地的藏紅花要在未被嚴霜危害前作爲配成良方的妙藥,祝古武藝高超的君臣們要在未被英雄毒刃擊中前向格薩爾大王求庇護。……”
大臣霞赤梅久聽了這話,把嘴張了幾次,卻什麼話也說不出來,只是狠狠地瞪著噶姆森姜措。宇傑托桂神色黯然,本來一心想打敗那不曾被人打敗過的嶺國,在藏區留下一個美名,現在看來是辦不到了。如果他獨自逃生,那麼只需向天祈禱,即可跨長虹而去。可是王妃們該怎麼辦呢
…
《格薩爾王傳 第41回 祝古君臣魂歸天界 嶺國將士開啓寶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