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168· 洞山座下僧悟道因緣

  168.洞山座下僧悟道因緣

  一日,洞山良價禅師上堂,座下有僧問:“時時勤拂拭,爲甚麼不得他衣缽?未審甚麼人合(應當)得?”

  良價禅師道:“不入門者。”

  那僧道:“只如不入門者,還得也無?”

  良價禅師道:“雖然如此,不得不與他。”

  說完,良價禅師又對衆人道:“直道本來無一物,猶未合得他衣缽。汝道甚麼人合得?這裏合下得一轉語,且道下得甚麼語?”

  當時有一位上座僧,下堂後,直入丈室,參禮良價禅師,連下九十六轉語,都不契旨,最後一轉語,始契良價禅師之意。

  良價禅師道:“阇黎何不早恁麼道?”

  就在良價禅師和上座僧酬答的過程中,另有一僧暗中偷聽,遺憾的是,他沒有聽清楚上座僧最末後的那一轉語是什麼。

  當上座僧出來之後,那僧便跟在後面,向他請益。上座僧卻不肯說破。于是,那僧便天天纏著他,堅決要他說破。這樣纏了叁年,上座僧終不肯爲他說破。 

  一日,那僧生病了,想起叁年來他天天請上座僧爲他開示,但都遭到了上座僧的拒絕,心裏以爲上座僧吝法,越想越氣憤不平,便道:“某叁年請舉前話,不蒙慈悲,善取不得,惡取去!”

  于是,他便爬起來,持刀來到上座僧的寮房,告訴上座僧說:“若不爲某舉,即殺上座去也。”

  上座僧一聽,心裏很恐懼,便說道:“阇黎且待,我爲你舉。”于是爲那僧開示道:“直饒將來,亦無處著。”

  [即使是我和盤托出,告訴你了,亦無處可住--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一法。若認爲修行到了最後,有個住處,是爲大病。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無住才是佛法的根本。]

  那僧一聽,豁然有省,當即便向上座僧禮拜忏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