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北院通禅師悟道因緣
益州(今四川成都)北院通禅師,洞山良價禅師之法嗣。出家後,投夾山善會禅師座下。
一日,夾山禅師上堂雲:“坐斷主人公,不落第二見。”
通禅師一聽,便從大衆中走出來,說道:“須知有一人不合伴。”
夾山禅師道:“猶是第二見。”
通禅師于是一把將禅床掀倒。
夾山禅師問:“老兄作麼生?”
通禅師道:“待某甲舌頭爛,即向和尚道。”
第二天,通禅師又入室參禮夾山禅師。
通禅師問:“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豈不是和尚語?”
夾山禅師道:“是。”
通禅師一聽,又將禅床掀倒,並叉手而立。
夾山禅師突然站起來,打了通禅師一拄杖。
通禅師便退下去。
因在夾山會下不能契旨,通禅師後來又投洞山良價禅師座下,隨衆參學請益。通禅師雖然用功精勤,然未能發明心地。于是他心裏非常著急,又想辭別洞山,入嶺參請其他大德。
洞山禅師道:“善爲!飛猿嶺峻,好看!”
通禅師深思良久。
洞山禅師喚道:“通阇黎!”
通禅師應諾。
洞山禅師道:“何不入嶺去?”
通禅師言下有省,于是決定繼續留在洞山禅師身邊,不再入嶺參學。時人皆稱之“镢頭通”。
洞山禅師圓寂後,通禅師便往益州北通院弘化。圓寂後谥證真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