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雲居道膺禅師悟道因緣
洪州雲居道膺禅師,洞山良價禅師之法嗣,俗姓王,幽州玉田人。童年時即于範陽(今河北涿州)延壽寺出家。
二十五歲始受具足戒。他的剃度師要求他學習聲聞戒律,但是他不感興趣,說道:“大丈夫豈可桎梏于律儀耶!”于是便放棄所學,遊方參請。後在翠微無學禅師座下問道,偶然碰到一位行腳僧人從江西來,盛稱洞山法席,于是他便辭別翠微禅師,前往參禮。
初禮洞山,洞山禅師便問:“甚處來?”
道膺禅師道:“翠微來。”
洞山禅師道:“翠微有何言句示徒?”
道膺禅師道:“翠微供養羅漢。某甲問:“供養羅漢,羅漢還來否?”微曰:“你每日噇(chuang,吃)個甚麼?””
洞山禅師道:“實有此語否?”
道膺禅師道:“有。”
洞山禅師道:“不虛參見作家來!”
說完,洞山禅師又問:“汝名甚麼?”
道膺禅師道:“道膺。”
洞山禅師道:“向上更道。”
道膺禅師道:“向上即不名道膺。”
洞山禅師道:“與老僧祇對(回答)道吾底語一般。”
道膺禅師又問:“如何是祖師意?”
洞山禅師道:“阇黎,他後有把茅蓋頭(結庵住山接衆),忽有人問,如何祇對?”
道膺禅師道:“道膺罪過。”
洞山禅師又問道膺禅師:“吾聞思大和尚生倭國(日本)作王,是否?”
道膺禅師道:“若是思大,佛亦不作。”
洞山禅師一聽,便點頭稱是。
一日,洞山禅師問道膺禅師:“甚處去來?”
道膺禅師道:“蹋(踏)出來。”
洞山禅師道:“那(哪)個堪住?”
道膺禅師道:“那(哪)個山不堪住?”
洞山禅師道:“恁麼則國內總被阇黎占卻。”
道膺禅師道:“不然。”
洞山禅師道:“恁麼則子得個入路。”
道膺禅師道:“無路。”
洞山禅師道:“若無路,爭得與老僧相見?”
道膺禅師道:“若有路,即與和尚隔山(亦作生)去也。”
洞山禅師一聽,知道他已經徹悟,便印可道:“此子已後,千人萬人把不住去在。”
一日,道膺禅師向洞山禅師舉南泉勘僧之公案--南泉(普願)問僧:“講甚麼經?”僧曰:“彌勒下生經。”泉曰:“彌勒幾時下生?”僧曰:“見(現)在天宮,當來下生。”泉曰:“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舉完之後,道膺禅師便問洞山禅師:“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未審誰與安名?”
洞山禅師被道膺禅師這一問,直問得禅床震動,說道:“膺阇黎,吾在雲岩曾問老人,直得火爐震動,今日被子一問,直得通身汗流!”
道膺禅師後結庵于叁峰,住在那兒隱修,經常十幾天不回寺院過堂(用齋)。
洞山禅師問:“子近日何不赴齋?”
道膺禅師道:“每日自有天神送食。”
洞山禅師一聽,便呵斥道:“我將謂汝是個人,猶作這個見解在?汝晚間來。”
到了晚上,道膺禅師來到丈室。
洞山禅師召喚道:“膺庵主。”
道膺禅師應諾。
洞山禅師道:“不思善,不思惡,是甚麼?”
道膺禅師默然無語,于是便回庵,接著寂然宴坐。天神再也找不到道膺禅師。這樣過了叁天,天神也就不再來送飯了。
一日,洞山禅師又勘問道膺禅師:“大闡提人作五逆罪,孝養何在?”
道膺禅師道:“始成孝養。”
經過多番錘煉,道膺禅師的證悟已趨玄化。從此以後,洞山禅師便許可道膺禅師爲其入室弟子中的領袖。
道膺禅師初住叁峰,因緣不契,其化未廣,後開法于雲居山,一時四衆臻萃,道譽遐迩。
曾有上堂法語雲:“汝等諸人,直饒學得佛邊事,早是錯用心。不見古人講得天花落,石點頭,亦不幹自己事,自余是甚麼閑。擬將有限身心向無限中用,如將方木逗圓孔,多少淆訛。若無恁麼事,饒你攢花蔟(cu,同簇)錦,亦無用處,未離情識在。一切事須向這裏及盡,若有一毫去不盡,即被塵累,豈況更多!差之毫氂,過犯山嶽。不見古人道,學處不玄,盡是流俗;閨閣中物舍不得,俱爲滲漏。直須向這裏及取、及去、及來,並盡一切事,始得無過。如人頭頭上了,物物上通,只喚作了事人,終不喚作尊貴,將知尊貴一路自別。不見道,從門入者非寶,棒上不成龍,知麼?”
此段開示極懇切,真學道者切不可放過。
道膺禅師示寂于天複元年(901)。谥弘覺禅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