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151· 黃龍慧南禅師悟道因緣

  151.黃龍慧南禅師悟道因緣

  隆興府(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黃龍慧南禅師,石霜楚圓禅師之法嗣,俗姓章,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縣)人。慧南禅師十一歲從本州懷玉寺智銮禅師出家,十九歲落發受具足戒,後遊方參學,先後師事于廬山歸宗自寶禅師、棲賢澄諟(shi)禅師、泐潭懷澄禅師、福岩審承禅師。其中懷澄禅師對慧南禅師尤爲器重,曾經令他分座接衆,一時名震諸方。

  時慧南禅師與雲峰文悅禅師相友善。文悅禅師是大愚守芝禅師之法嗣、汾陽善昭禅師之嫡孫。文悅禅師見到慧南禅師,每每感歎道:“南,有道之器也,惜未受本色鉗錘耳!”

  一日,慧南禅師隨同文悅禅師遊西山,夜間談話,論及雲門之禅道。

  文悅禅師道:“澄公(懷澄)雖是雲門之後,法道異矣。”

  慧南禅師于是追問文悅禅師,爲什麼澄公的道法與雲門祖師不同。

  文悅禅師道:“雲門如九轉丹砂,點鐵成金。澄公藥汞銀,徒可玩,入鍛則流去。”

  慧南禅師一聽,以爲文悅禅師是在貶損他的老師懷澄禅師,便大怒,用枕頭投擊文悅禅師。

  文悅禅師見慧南禅師真地惱了,第二天,便向慧南禅師謝過,但同時,他又說:“雲門氣宇如王,甘死語下乎?澄公有法授人,死語也。死語,其能活人乎?”說完便要離開。

  慧南禅師一聽文悅禅師的話中大有深意,便挽留他說:“若如是,則誰可汝意?”

  文悅禅師道:“石霜圓(石霜楚圓禅師)手段出諸方,子宜見之,不可後也。”

  慧南禅師于是心中暗想:“悅師翠岩,使我見石霜,于悅何有哉(文悅禅師事于翠岩和尚,他卻讓我去見石霜和尚,這對他有什麼好處呢?慧南禅師的意思是說,文悅禅師這樣做並非出自私心)!”

  于是,慧南禅師便前往參禮石霜慈明楚圓禅師。石霜禅師是汾陽善昭禅師之法嗣,屬臨濟宗。途中,慧南禅師聽人說慈明楚圓禅師平時不管事,輕忽諸方小叢林,于是便生悔意,遂改道登衡嶽,投福岩寺,禮谒福嚴賢和尚。賢和尚于是命慧南禅師充當書記(寺院裏專門負責文案工作的出家人)。不久,賢和尚圓寂了。郡守便請慈明楚圓禅師補福岩寺住持之位。慧南禅師得知此事,很高興,想親眼看看這位大名鼎鼎的禅師是否象人們傳說的那樣。

  慈明禅師到福岩之後,慧南禅師一面隨衆參請,一而冷眼旁觀。他目睹了慈明禅師經常貶剝諸方,將諸方種種教法斥爲邪解,心裏頓感意氣索然,但是轉念又想:“大丈夫心膂之間,其可自爲疑礙乎?”

  于是,一天晚上,晚參結束之後,慧南禅師便入室請益。

  慧南禅師道:“慧南以暗短,望道未見,此聞夜參,如迷行得指南之車。然唯大慈,更旋法施,使盡余疑。”

  慈明禅師道:“書記領徒遊方,名聞叢林,借使有疑,不以衰陋鄙棄,可坐而商略,顧(豈、難道)不可哉!”于是便令侍者搬來禅床,請慧南禅師坐。慧南禅師被慈明禅師的誠懇所感動,惶恐不安,堅辭不肯坐,並再叁哀請慈明禅師爲他開示。

  慈明禅師道:“公學雲門禅,必善其旨。如雲放洞叁頓棒,是有吃棒分、無吃棒分?”

  慧南禅師道:“有吃棒分。”

  慈明禅師一聽,便板起面孔,說道:“從朝至暮,鵲噪鴉鳴,皆應吃棒。”

  慧南禅師當即瞠目結舌,連連後退。

  慈明禅師道:“吾始疑不堪汝師,今可矣!”

  說完,慈明禅師便端坐不動,慧南禅師于是焚香作禮。

  慧南禅師禮畢,茲明禅師又問:“脫(倘或、或許)汝會雲門意旨,則趙州嘗言“臺山婆子,被我堪破,”且那(哪)裏是他勘破婆子處?”

  慧南禅師被問得無言以對,汗下如雨。

  第二天,慧南禅師又入室請益。

  才隔一夜,慈明禅師象變了一個人似的,一見慧南禅師,便指著他的鼻子,诟罵不已。

  慧南禅師大惑不解,說道:“罵豈慈悲法施邪?”

  慈明禅師道:“你作罵會那!”

  慧南禅師一聽,言下大悟。

  後作頌,呈給慈明禅師,頌曰:

  “傑出叢林是趙州,老婆勘破有來由。

  而今四海清如鏡,行人莫與路爲仇。”

  慈明禅師一看,知道慧南禅師這次真正徹悟了,便點頭印可。

  慧南禅師悟道後,開法于洪州鳳棲山同安道場。開堂之日,泐潭懷澄禅師曾派手下僧人前來勘審慧南禅師的提唱之語。慧南禅師當時有法語雲:“智海無性,因覺妄而成凡。覺妄元虛,即凡心而見佛。便爾休去,將謂同安無折合,隨汝顛倒所欲,南鬥七,北鬥八。”那僧回泐潭,舉給懷澄禅師聽,懷澄禅師很不高興。懷澄禅師座下有很多人,後來聽說慧南禅師因嗣法慈明禅師,得明心性,于是都紛紛離開了泐潭。從此以後,慧南禅師與泐潭之間的舊日情誼便斷了。

  慧南禅師後又移居歸宗寺。這期間發生了一件事情,令人感慨不已。

  一天晚上,歸宗寺發生了火災,雖經僧衆大力撲救,歸宗寺還是被燒成了灰燼。一時大衆嘩動山谷。當時,慧南禅師卻在丈室裏宴坐如平時,欲與寺院共存亡。座下僧人洪准禅師要攙扶慧南禅師趁大火燒到丈室之前跑出火場,但是遭到了慧南禅師的呵斥。

  洪准禅師哭訴道:“和尚縱厭世間,慈明法道何所賴耶?”

  慧南禅師這才徐徐整衣而起。這時火已經燒到禅榻跟前。

  不久,官府追查下來,慧南禅師被投進了監獄。郡吏爲了發泄私憤,不停地拷打慧南禅師,慧南禅師卻絕口不言,每天也不吃東西。這樣過了兩個多月,終于被釋放出來。

  獄中的生活給慧南禅師和身體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出來的時候,他須發不剪,皮骨僅存。他的師弟翠岩可真禅師前來迎接他,看到他瘦成這副模樣,泣如雨下,說道:“師兄何至是也!”

  慧南禅師呵斥道:“這俗漢!”

  可真禅師一聽,不覺下拜。

  後來,慧南禅師告訴他的弟子們說:“我在獄中證《法華經》菩薩遊戲叁昧。經雲:菩薩遊戲神通,淨佛國土,心不好樂。呵小乘也,以其不能成就衆生耳。”

  弟子們便請他進一步解釋,慧南禅師道:“凡獄吏之治有罪者,察見其情僞,必痛加捶楚,欺詐之實盡則自釋,雖有酷刑不能申也。罪至于死,亦所甘心者,智盡情枯故也。今禅者馳求之狂、欺詐之病,不以知見之慧鍛之,何由而釋?”

  慧南禅師出獄之後,一度住黃檗山,末後又住隆興府(江西南昌)黃龍山接衆。臨濟一枝至慧南禅師,盛極一時,其法席之旺,足以與當年的馬祖、百丈相媲美。慧南禅師亦因此而尊爲黃龍祖師。

  慧南禅師法席之所以如此興盛,除了跟他高深的證悟境界相關之外,再就是他接衆善察來機,用心公明。他曾講到自己的“爲人之法”,雲:

  “父嚴則子孝,今日之訓,後日之範也。譬諸地爾,隆者下之,窪者平之。彼將登于千刃之上,吾亦與之俱;困而極于九淵之下,吾亦與之俱,使之窮,則妄盡而自釋也。又日煦之妪(yu,生育,養育,愛撫)之,春夏之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之所以成熟也。吾欲無言得乎?”

  黃龍慧南禅師生前有很多開示,內容非常豐富,對後代禅宗的發展産生了極爲深刻的影響。後人輯有《黃龍慧南禅師語錄》行世。現舉其上堂法語數則,供讀者品嘗--

  1上堂:“橫吞巨海,倒卓須彌。衲僧面前,也是尋常茶飯。行腳人須是荊棘林內坐大道場。向和泥合水處認取本來面目。且作麼生見得?”遂拈拄杖曰:“直饒見得,未免山僧拄杖。”

  2上堂:“說妙談玄,乃太平之奸賊。行棒行喝,爲亂世之英雄。英雄奸賊,棒喝玄妙,皆爲長物。黃檗門下總用不著。且道黃檗門下尋常用個甚麼?”喝一喝。

  3上堂:“有一人朝看華嚴,暮觀般若,晝夜精勤,無有暫暇。有一人不參禅,不論義,把個破席日裏睡。于是二人同到黃龍,一人有爲,一人無爲。且道,安下那一個即是?”良久曰:“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主人,二俱不受。”

  4上堂,舉大珠和尚道:“身口意清淨,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淨,是名佛滅度。好個消息。古人一期方便,與你諸人討個入路。既得個入路,又須得個出路。登山須到頂,入海須到底。登山不到頂,不知宇宙之寬廣;入海不到底,不知滄溟之淺深。既知寬廣,又知淺深,一踏踏翻四大海,一掴掴倒須彌山。撒手到家人不識,鵲噪鴉鳴柏樹間。”

  在諸多法語中,慧南禅師最著名的接人方法,莫過于“黃龍叁關”--

  師室中常問僧曰:“人人盡有生緣,上座生緣在何處?”正當問答交鋒,卻複伸手曰:“我手何似拂手?”又問諸方參請宗師所得,卻複垂腳曰:“我腳何似驢腳?”叁十余年,示此叁問,學者莫有契其旨。脫(設或、假使)有酬者,師未嘗可否,叢林目之爲黃龍叁關。

  師自頌曰:

  “生緣有語人皆識,水母何曾離得蝦?

  但見日頭東畔上,誰能更吃趙州茶。

  我手佛手兼舉,禅人直下薦取。

  不動幹戈道出,當處超佛越祖。

  我腳驢腳並行,步步踏著無生。

  會得雲收日卷,方知此道縱橫。”

  總頌曰:

  “生緣斷處伸驢腳,驢腳伸時佛手開。

  爲報五湖參學者,叁關一一透將來。”

  慧南禅師雖設叁關接人,但是他對學人的酬答從來不置可否,惟斂目危坐而已,人皆莫測其意。後來有人問其意,慧南禅師便道:“已過關者,掉臂徑去,安知有關吏?從吏問可否,此未透關者也。”

  黃龍叁關因其完全跳出了時人的思維和語言窠臼,很快傳遍叢林,成爲學人們參究的主要話頭之一,被人們稱之爲“活語”。後代禅人因參此公案而悟明心性的大有人在。

  北宋神宗熙甯二年已酉(1069)叁月十六日,四祖法演長老(慧南禅師之得法弟子)通嗣法書,慧南禅師上堂雲:

  “山僧才輕德薄,豈堪人師?蓋不昧本心,不欺諸聖。未免生死,今免生死。未出輪回,今出輪回。未得解脫,今得解脫。未得自在,今得自在。所以大覺世尊于然燈佛所,無一法可得。六祖夜半于黃梅又傳個甚麼?”

  並說偈曰:

  “得不得,傳不傳,歸根得旨複何言?

  憶得首山曾漏泄,新歸騎驢阿家牽。”

  第二天中午,慧南禅師便端坐而逝。後谥普覺禅師。

  

  

《151· 黃龍慧南禅師悟道因緣》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