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127· 瑞鹿遇安禅師悟道因緣

  127.瑞鹿遇安禅師悟道因緣

  溫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師,天臺德韶國師之法嗣,福州人。

  出家後,于天臺德韶國師座下參學,並經常閱讀《首楞嚴經》。

  一天,遇安禅師讀《首楞嚴經》,當他讀到“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這句經文時,他未能正確地斷句,卻把它破句,讀成“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一下子觸動了他的靈感。他當即豁然大悟。

  後來有人告訴遇安禅師說:“破句了也(你斷句斷錯了)!”

  遇安禅師卻回答說:“此是我悟處,畢生不易!”

  于是,時人都稱他爲“安楞嚴。”

  遇安禅師悟道後,住溫州瑞鹿寺。後示寂于北宋至道元年(995)。他的入寂非常自在潇灑。

  臨走的那年春天,他作偈付囑其嗣法弟子蘊仁禅師道:

  “不是嶺頭攜得事,豈從雞足付將來。

  自古聖賢皆若此,非吾今日爲君裁。”

  付囑完畢,遇安禅師便洗澡換衣,安坐禅床,然後命令人把棺材擡進丈室。靜坐了一會兒,遇安禅師便自己爬進棺材裏,讓人把棺材蓋兒蓋上。過了叁天,弟子們把棺材蓋打開,發現遇安禅師右脅而臥,吉祥而逝。一時,四衆哀恸,哭聲震天。忽然,遇安禅師又坐起來,重新升堂說法,诃責弟子們說:“此度更啓吾棺者,非吾之子(這一次誰再把我的棺材打開,誰就不是我的弟子)。”說完,又爬進棺材,溘然長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