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報思玄則禅師悟道因緣
金陵報恩院玄則禅師,清涼文益禅師之法嗣,滑州(治所在今河南滑縣)衛南人。
初禮青峰傳楚禅師(一本作白兆志圓禅師),便問:“如何是學人自己?”
青峰禅師道:“丙丁童子來求火。”
十天幹中的丙丁,五行屬火。本來是火,更去求火,豈不可笑?禅門中經常用“丙丁童子來求火”一語,專指那些昧卻自家寶藏、心外求法的人。有時也稱之爲“頭上安頭”、“騎驢覓驢”。
玄則禅師一聽,覺得有道理,便將此語當作寶貝似的,蘊藏于心中,還自以爲已經悟了。
後禮谒法眼(清涼文益)。法眼禅師便問:“甚處來?”
玄則禅師道:“青峰。”
法眼禅師又問:“青峰有何言句?”
玄則禅師于是便把前面與青峰禅師的酬答告訴了法眼禅師。
法眼禅師問:“上座作麼生會(上座如何理會丙丁童子來求火這句話的)?”
玄則禅師很自信地回答道:“丙丁屬火而更求火,如將自己求自己。”
法眼禅師一聽,便哈哈大笑起來:“幾放過(幾乎放過),元來(原來)錯會!”又道:“與麼會又爭得(象這樣理解,又如何能開悟)!”
玄則禅師遭法眼禅師這樣一頓否定,心裏非常疑惑,可是又不甘心承認自己的理解是錯誤的。退下來之後,他左思右想,想得頭腦發悶,仍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他又謙恭地來到法眼禅師跟前,請求指點。
玄則禅師道:“某甲只與麼,未審和尚如何(關于青峰禅師的那一答語,我就是這樣理解的。不知道和尚是如何理會的)?”
法眼禅師道:“你問我,我與你道。”
玄則禅師便問:“如何是學人自己?”
法眼禅師道:“丙丁童子來求火。”
玄則禅師一聽,言下頓悟,豁然知歸。從此以後,更不懷疑。
玄則禅師後住報恩禅院傳法化衆。
玄則禅師曾上堂,顧視大衆雲:“好個話頭,只是無人解問得。所以勞他古人叁度喚之。諸人即不勞他喚也。此即且從,古人意作麼生?還說得麼?千佛出世,說不增一絲毫;六道輪回,也不減一絲毫。皎皎地現,無絲頭翳礙。古人道,但有纖毫即是塵,且如今物象嶷然地,作麼生消遣得?汝若于此消遣不得,便是凡夫境界。然也莫嫌樸實說話,也莫嫌說著祖佛。何以故?見說祖佛,便擬超越去,若恁麼會,大沒交涉。也須子細詳究看。不見他古德究離生死,亦無剃頭剪爪工夫?如今看見大難繼續。”又雲:“諸上座盡有常圓之月,各懷無價之珍。所以月在雲中,雖明而不照;智隱惑內,雖真而不通。”
時有僧問:“如何是諸聖密密處?”師曰:“卻須會取自已。”曰:“如何是和尚密密處?”師曰:“待汝會始得”。
又有僧問:“如何是不遷?”師曰:“江河競注,日月旋流。”
此處的“好個話頭”、“常圓之月”、“無價之珍”、“密密處”等,均指自性佛,它一刻也不曾離開過當人的一念。萬象皆從這一念生起,亦從這一念消遣。修行人萬不可離于此念,別作種種奇特超異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