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44· 千頃楚南禅師悟道因緣

  44.千頃楚南禅師悟道因緣

  杭州千頃山楚南禅師,黃檗希運禅師之法嗣,福州張氏子。幼年即投開元寺昙藹禅師出家,二十歲時于五臺山受具足戒,隨後赴趙郡學習小乘相部律,又赴上都學習《淨名經》。楚南禅師雖然對經教有了較深的研究,但是深感自己的本分事尚未解決。于是前往常州禮谒芙蓉太毓禅師(馬祖法嗣)。芙蓉禅師一見楚南,便知道他的因緣不在此,于是對他說:“吾非汝師。汝師江外黃檗是也。”

  楚南禅師于是又前往江西參黃檗禅師。

  黃檗禅師問:“子未現叁界影像時如何?”

  [叁界影像尚未現形,也就是無,那個時候你是個什麼狀態?黃檗禅師是在問楚南禅師的自性、本來面目是什麼。]

  楚南禅師道:“即今豈是有邪(眼前難道是有嗎)?”

  黃檗禅師道:“有無且置。即今如何(有無的問題且不管,當下是個什麼)?”

  楚南禅師道:“非今古。”

  現前這一念心性,爲叁界之母,非有非無,非過去、現在、未來。故楚南禅師作如是答。]

  黃檗禅師一聽,知道他見性了,遂稱贊道:“吾之法眼,已在汝躬。”

  于是,楚南禅師便留在黃檗禅師的身邊,執巾侍盥,朝夕請益。

  會昌法難以後,楚南禅師入住杭州千頃山慈雲禅院,大振黃檗禅風,應機不倦。在這期間,他常常入定,或十天,或半月,或月余。

  楚南禅師曾接衆雲:“諸子設使解得叁世佛教,如瓶注水,乃得百千叁昧,不如一念修無漏道,免被人天因果系絆。”

  時有僧問:“無漏道如何修?”師曰:“未有阇黎時體取。”曰:“未有某甲時教誰體?”師曰:“體者亦無。”

  另有僧問:“如何是易?”師曰:“著衣吃飯,不有讀經看教,不用行道禮拜、燒身煉頂,豈不易邪?”曰:“如何是難?”師曰:“微有念生,便具五陰叁界,輪回生死皆從汝一念生。所以佛教諸菩薩雲“佛所護念”。”

  楚南禅師遷化于文德元年(888)五月,塔于院之西隅。大順二年(891)宣州孫儒侵擾錢塘,手下士兵打開楚南禅師的塔,發現楚南禅師全身俨然,爪發俱長,驚恐不已,乃悔罪而去。楚南禅師生前撰有《般若經品頌偈》一卷、《破邪論》一卷行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