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馬祖道一禅師悟道因緣
江西馬祖道一禅師,南嶽懷讓禅師之法嗣,俗姓馬,漢州會邡縣(今四川什邡縣)人。容貌奇異,牛行虎視,引舌過鼻,足下有二輪文。少年時,即遊步恬曠,厭視塵廛,脫落愛取,不樂世務,後依資州(今四川資中北)唐和尚落發,受具足戒于渝州(今重慶)圓律師。從懷讓禅師學道之前,道一禅師曾師從成都淨衆寺的無相禅師學習禅定。後聽說六祖法嗣懷讓禅師在南嶽觀音臺傳法,于是往依受學。
關于他開悟的因緣,燈錄中是這樣記載的:
唐開元年間,道一禅師經常習禅定于衡嶽山中,懷讓禅師知道他是個法器,于是前往他打坐的地方點化他。
懷讓禅師問:“大德坐禅圖甚麼?”
道一禅師道:“圖作佛。”
懷讓禅師于是拿了一塊磚,在庵前的一塊石頭上使勁地磨。
道一禅師問道:“磨作甚麼?”
懷讓禅師道:“磨作鏡。”
道一禅師非常好奇,說道:“磨磚豈得成鏡邪?”
懷讓禅師道:“磨磚既不成鏡,坐禅豈得作佛?”
道一禅師于是問:“如何即是(怎樣做才能成佛)?”
懷讓禅師道:“如牛駕車,車若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
道一禅師無言以對。
懷讓禅師接著說:“汝學坐禅,爲學坐佛?若學坐禅,禅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于無住法,不應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其理(你是在學坐禅,還是在學坐佛?如果說是學坐禅,可是禅與坐臥沒有關系;如果說是學坐佛,佛無形無相,卻能現一切相,並不只是禅定之相。諸法性空,本無可住,于無住法,不應該有取舍之心。你想通過坐禅成佛,這實際是在殺佛。如果你執著于禅定之相,你是不可能通達實相之理的)。”
道一禅師聽了懷讓禅師的開示教誨,如飲醍醐,于是從禅座上下來,給懷讓禅師頂禮,並問道:“如何用心,即合無相叁昧?”
懷讓禅師道:“汝學心地法門,如下種子;我說法要,譬彼天澤。汝緣合故,當見其道(你自己發心學習心地法門,如同下種子;我爲你宣說修行法要,好比天降甘霖。這樣內外因緣和合,你就會見道,好比種子就會發芽一樣)。”
道一禅師又問:“道非色相,雲何能見(道是無形無相的,如何能見)?”
懷讓禅師道:“心地法眼能見乎道,無相叁昧亦複然矣(不是說用肉眼見道,而是要用我們心地的智慧之眼來見道。無相叁昧也應該用智慧的心眼來修習)。”
道一禅師道:“有成壞否(道有成有壞嗎)?”
懷讓禅師道:“若以成壞聚散而見道者,非見道也(如果用成住壞空的生滅心來見道,認爲道也是成住壞空的,那麼所見到的也就不是真正的道。道是不生不滅的、超越生滅二邊的絕對)。聽吾偈曰:
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萌。
叁昧華無相,何壞複何成!”
道一禅師聽了懷讓和尚的開悟,當下心開意解,見到了自己的本來面目。開悟後,道一禅師繼續留在懷讓和尚的身邊,侍奉懷讓和尚十個春秋,他的修證也日趨玄奧。
道一禅師大約在開元十年(722)離開南嶽,後住洪州開元寺,大弘南宗禅法,四方學人爭相歸依,一是座下法將如林。道一禅師入寂于唐德宗貞元四年(788),春秋八十歲,谥大寂禅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