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行不可無衆生

  修行不可無衆生

  我們的目標在于帶領一切遍虛空,曾爲吾等慈母的衆生步入前往離苦得樂的道路上。而護佑衆生離苦得樂的則是聖衆菩薩的主要責任,他們也是早已完全斷除一切內外煩惱障蓋的。

  與聖衆菩薩相對照,一般的衆生尚是被煩惱與無明黑暗所障蓋著,因此衆生的心還未能進入煩腦蓋障的清淨相世界。而爲了讓此境界付諸實現,佛陀在鹿野苑開演了“四聖谛”法要,之後他並持續傳授了大乘法及金剛乘法門,而衆生可依藉此叁乘法門進入清淨解脫之道,因爲佛陀之利生事業,而讓我們現在可聞受到此法教,並演示了無私利他的願心及行爲。

  就佛法或世俗觀點,衆生都是重要的。我們舉一個世俗的例子:一群人中所産生的領袖,如果他沒有人群的支持,只有一些無生氣無動能的追隨者,如石頭、房屋等,若是領袖要叫他們執行一些事情,它們會動也不動,因爲它們是沒有心識的,沒心識則無法讓它們聽聞,領袖的存在是依止在有心識的人們上,如果沒有任何人,那麼作爲一位領袖是毫無意義的,因爲不會有人聽他或她的話,而領袖就不是領袖了。

  行者在法道修持的每一次第中,衆生均是助緣,因爲他們是我們開展慈悲的對象。佛陀與菩薩衆的證悟均非爲其一己,而是爲了一切衆生的利益,衆生也就是他們慈悲的聚焦所在,佛陀與菩薩聖衆若是只爲一己之利益,他們是絕不可能達到圓滿證悟的,因爲證悟與一切衆生是相關聯的。

  是故,衆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也可以如是說:“諸佛與衆生對我們的慈悲是相等的。”

  

✿ 继续阅读 ▪ 感受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