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二篇 實修 2· 3· 2 各種苦的四念處修法

  2.3.2各種苦的四念處修法

  苦苦(身體的疼痛、難過)

  色身

  行苦(正在變化或對治的疼痛,較苦苦更微細難見)

  苦相(叁法印)

  身心

  苦谛(純苦)

  (注1:彼分涅槃由「身-心-現在法」,開始斷除我見一直持續到隨順智時,「滅」(涅槃)才變成永恒的(見3.1「十六階智」)。)

  苦苦是一般的苦,像各種姿勢的疼痛,修行者要先觀照苦苦,因爲苦苦隨時存在于四種姿勢,是很容易見到的。修行者了解苦苦以後他就知道身心由于苦苦的趨使而整天在改變姿勢。

  行苦是由舊姿勢變到新姿勢時所殘留下來的苦。行苦也是爲了維持色身整天所必須做的活動,諸如喘息、療饑、呼吸等等。

  苦相是身心的特性,他們都存在共同的特性:無常、苦、無我。這些特性唯有透過實相般若才能夠體會到;體證叁法印要成就第四階智——生滅隨觀智時才能體證。

  苦谛是第一聖谛——苦的聖谛,苦谛即是身心,體證苦谛時;就體證全部的四聖谛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