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一篇 理論 1· 3· 1· 1 修四念處的要件

  1.3.1.1修四念處的要件

  a)必需要以身、受、心、或法爲所緣。

  b)必需用叁心(精進、正念、正知)在當下觀照所緣,這是真正的四念處修法,四念處可以增長導致涅槃的善法。

  c)以上a)和b)配合在一起,滅除對「世間」(五蘊)的貪和瞋。

  1)身(圖1-2)

  「修身念處時只觀身」(對四念處而言):修一種念處時只觀照一個所緣。如果是修身念處,就只觀身,不要同時觀照身和心:這種同時觀照身與心的方式不是很好的修法。例如,不要把身和受、身和心、或身和法混在一起修。修身念處時只觀身,修受念處時只觀受等等。如果你摻雜其它所緣(念處),就像讀一本書,一下子翻到這一頁,一下子翻到另一頁等等。這樣做的話,你就無法了解這本書在講什麼。修行也是這樣,你必須按照《大念處經》的原則去修行,如果用其它方法,是很難見道的(見身心無我)。

  2)受

  不要在修身念處時觀受。只有在修受念處時觀受。例如,身感到痛時不要觀照心知道痛。這樣會變得很複雜。以受當做四念處的所緣很難修,因爲共有九種受——包括舍受,這是很難觀照的。

  3)心

  16個心念處:包括貪心、無貪心、瞋心、無瞋心、癡心、無癡心、淫欲心等等。

  4)法

  有五個法念處:

  1.五蓋。

  2.五蘊。

  3.十二處(感官範圍,如看、聽等)。

  4.七菩提分。

  5.四聖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