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培養愛心 道別

  道別

     新年的早晨,一起坐禅誦經之後,我們聽到人們從村裏往寺廟裏趕來。他們帶來了水果、鮮花和慶祝"泰特"節(Te^t)的一切所需物品。我幫他們裝飾佛堂,而她則在廚房裏幫忙。這時,住持回來了。看起來似乎沒有人察覺發生了什麼事情,就連那位爲我們做飯的年輕女士似乎也一無所知。新年的第二天,我離開那裏回到自己的寺廟。我懷著渺茫的希望,希望能再見到她。

  我回到家,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但是我的師兄弟們卻沒注意到。雖然我說話少了,獨處的時間多了,但我的日常生活看起來一定是相當正常的。有時候,我柔聲呼喚著她的名字,以使自己從強烈的思念中解脫出來。繼續學習和修行,是我當時所能做的一切。

  後來有一天,我回家時,她赫然在座。她成功地實施了我的建議,與另一位比丘尼搬到了我們附近的一所荒蕪的寺廟裏,准備在那裏建立一個小小的中心,以供尼衆們學習、修行和投身社會工作。我們六位比丘非常高興能遇到與我們有著共同理想和抱負的師姐師妹,而且大家彼此難得這麼近。我提議她們與我們一起學習佛法。

  爲了幫她的師姐提高中文水平,我讓她把一本中文書譯成越南語,那本書是一位研究佛教的中國科學家寫的。她對中文原文理解得不好,我爲她檢查譯文並修改了很多章節。而對她,爲了幫她提高法文水平,我給她一部關于佛教的法文書去翻譯。這樣做,可以提高她們的中文、法文水平,以及對佛法的理解。但是每次我給她上課時,我們呆在一起的時間要比必需的時間長。兩、叁個星期後,我的師兄弟們看到這一情況,明白了我在戀愛(看不出來是不可能的),令我大爲驚奇的是,他們容忍了這種狀態,沒有作任何批評。對他們這樣寬容態度,我至今日還心存感激。

  但是她的師姐發現以後,卻不能接受。有一天,我看到她眼裏有淚,我明白了。我知道是決斷的時候了。

  第二天,上完課後,我說:"師妹,我想你應該到梵河(Van Ho)去,那是河內新建的一所佛學院。我們將繼續學習、修行、探索,終有一天我們會找到我們所追求的一切。"那所佛學院是由一位眼界非常開闊的比丘尼主辦的,我希望她能在那裏發動一批師姐師妹,一起來實現我們所討論過的改革。這個決定做得不容易。因爲這樣一來,她就要到祖國的另一邊去了,但我覺得自己別無選擇。

  她垂下頭,只說了一個字:"好。"她對我是如此地信任,我怎能不覺得自己對她負有責任呢?我被悲傷淹沒了。我心中有著眷戀的情愫,但同時理智的聲音又指出:爲了我們繼續保持自我,爲了成功地實現我們探索和修行的願望,這是唯一的路。我記得我們分別的那一刻。我們面對面坐著。她看起來也似乎被絕望淹沒了。她站起來,靠近我,把我的頭擁入她的懷中,並非常自然地把我拉近她,我聽任自己被擁抱著。這是我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身體上的接觸。然後我們互致問訊就分手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