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當你覺得稍徽有點疲勞時,就恢複到賓呼吸狀態。疲勞是一種出色的身體機能,在決定我們是該休息還是繼續時,它是最好的顧問。
爲了測量呼吸的長度,你可以計數,也可以用喜歡的有韻律的話語速。假如你呼吸的長度是6,你可用六個字來代替數數:當-下-我-心-平-和。如果長度是70可以用“我-走-在-綠-草-地-上”。如果你是個佛教徒,可以說:“我-皈-依-于-佛-陀”。如果你是基督徒,可以說:“我-勻-天-上-的-父”。當你行走時,一步一字。互相對應。
甯靜的呼吸
你的呼吸應當是輕柔的、和緩的、順暢的,像流過沙土的小溪一般。你的呼吸應該非常甯靜,靜得連坐在你身邊的人也聽不見。人的呼吸應當溫和的流動,一如河流,也如水蛇遊走水中,而不是像一行行崎岖不平的山脈或是馬兒的飛奔疾馳。對我們的呼吸運用自如,就是對我們的身心掌控自如。每一次我們發現自己的心神散亂,或是用盡方法也難以自我控製時,都一次當運用觀照呼吸的方法。
在你坐禅時,開始觀照自己的呼吸。首先,像平常那樣呼吸,然後漸漸緩和下來,直到每次呼吸都變得平靜、和緩且綿長。從你坐下到呼吸變得深細無聲的期間,覺知自己所有的起心動念。(要一直覺察發生在身上的一切。)
就如《正念經》的開示:
吸氣時,覺知你在吸氣;呼氣時,覺知你在呼氣。
深深地呼出一口氣時,你知道:“我正深深地呼出一口氣。”
輕輕地吸入一口氣時,你知道:“我正在輕輕地吸入一口氣。”
輕輕地呼出一口氣時,你知道;“我正在輕輕地呼出一口氣。”
“吸氣,了了分明地覺知整個呼吸。”你就這樣訓練自己。
“呼氣,了了分明地覺知整個呼吸。”你就這樣訓練自己。
“吸氣,讓整個呼吸平靜下來。“你就這樣訓練自己。
“呼氣,讓整個呼吸平靜下來。”你就這樣訓練自己。
大約十到二十分鍾之後,你的心緒就會沈靜下來,甯靜得像一個池塘,水面上甚至連一絲漣漪都沒有。
數 呼 吸
讓呼吸變得平靜且和緩的方法,可稱爲隨息法(隨順呼吸)。如果這個方法一開始學起來有點困難,你可以用數息法(數呼吸)代替。
吸氣,在心裏數一,呼氣,在心裏數一。在吸氣,在心裏數二,呼氣,在心裏數二。這樣一直數到十。然後再從一開始,這數字就像一條繩子,把正念和呼吸系一起。
在持續覺知呼吸的過程中,這個練習只是起點。可是如果沒有正念,你很書櫃就會數錯。忘了數到哪裏時,只需要回到一然後,直到你能夠保持正確的計數。一旦你可以真正地專注地數,你就已經達到某種程度,可以丟棄數息法,只專注呼吸本身。
在你心煩意亂或者思緒散漫,發現修行正念很困難時,請你回到呼吸上:有覺知的呼吸本身就是正念。
呼吸是覺照意念的妙方,正如某個宗教團體在它的教文中所說;“衆生不應在妄念中,或外在環境中,迷失自己。修息以重新把持身心,修正念以生定與慧。”
一舉一動都是呼吸
讓我們想象一下:有一座高牆,站在牆的頂端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但是卻沒有什麼工具可以讓人爬上牆頂,只有一條從頂端往牆壁兩邊垂下來的細線。
聰明的人會在細線的一端,綁一條較粗的繩子,然後走到牆的另一邊,拉下細線,繩子就會被牽引到牆的這一邊來。接著再將繩子的末端綁上牢固的粗繩,再將粗繩拽到牆對面。當這根粗繩垂到對面牆根,並固定住時,我們就可以很輕松地爬上牆了。
我們的呼吸就像那條細線。不過我們一旦知道如何運用它,它就會成爲絕佳工具,幫助我們克服那些看起來無望的情況。呼吸是連接身體和心靈的橋梁,能協調身與心,使身心得以合一。呼吸與身心善是相呼應的,它能統合身心,既能啓發身與心兩者,又能帶來安甯與平和。
許多人與書都探討過正確呼吸帶來的巨大益處。他們說,一個知道正確呼吸的人懂得如何增進無窮的活力;呼吸強化肺部,讓血液通暢,使得身體的每一個器官充滿活力。他們還說,正確的呼吸比食物更重要。這些說法都很有道理。
多年前,我病得很重。在吃了好幾個的藥並采取治療後,病情並沒有好轉。于是我回過闊大來用呼吸的方法,幸虧這樣,我治好了自己。
呼吸是工具,吸呼本身亦是正念。盡管把呼吸作爲工具加以運用,能讓人們受益匪淺,但是我們不應該把這些益處當作目的本身。他們不過是正念覺醒後的副産品而已。
在爲非越南人開設的小型禅修班裏,有許多年輕人。我告訴他們,如果每個人每天禅修一個小時,當然很好,但那是遠遠不夠的。你還要學會在行、住、坐、臥以及工作時,甚至在洗手、洗碗、拖地、喝茶、和朋友聊天時,都練習禅修。
不論你在做什麼,你都要練習禅修:
“洗碗時,你也許會想著待會兒要喝茶,因此盡地把碗洗完,好坐下來喝杯茶。但是,那總克服都會你在洗碗時,根本沒有活在當下。在你洗碗時,洗碗應當是你生命中是重要的事。當你喝茶時,喝茶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在你如廁時,如廁就是你最重要的事。”
就像這樣,砍柴是禅,擔水也是禅。一天二十四小時要保持在正念中,而不是只有在禅修、讀經或祈禱的一個小時裏如此。
做任何事情,一舉一動都要秉持正念。一舉一動都是儀式,典禮。
將茶杯子舉到你的唇邊是一個儀式。用“儀式”這個詞是不是顯得太沈重了?我用這個詞是爲了警醒你,讓你理解“覺知”是件生死大事。
《正念的奇迹 第二章 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