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毗達摩 第叁十九講 世間(欲界天,色、無色界天),世間的周期▪P4

  ..續本文上一頁梵天界。這樣又經過很漫長的時間,水都慢慢地幹枯了,很多在江河裏面的魚、蝦、龜等等都死了。這些魚蝦等等死了最終它們也會投生到梵天界,但是這樣的話不是又有矛盾嗎?不是說那些畜生,那些惡道的衆生,不能夠證得禅那嗎?其實並不是它們直接投生到梵天界的。這些衆生是先投生到天界,然後再投生到梵天界的。而且在劫將壞的時候,那個時候的人的道德很差,那個時候的人,幾乎可以說把所有的東西拿來都可以當兵器的。

  而在劫即將壞的時候,就有一個欲界的天人,他的名字叫做Lokabyuha(羅伽毗由赫)(《清淨道論·說神通品》)。他知道在經過百千萬年以後,這個世界將要毀壞了,于是他就穿著紅衣服,披頭散發,做奇形怪狀的樣子,走在人行道上,哭著這麼樣在那邊嚷,在那邊叫,他說:“諸位朋友啊,各位朋友啊,從此以後的百千萬年以後,這個大劫將要被毀滅了!這個世間將要毀滅了!大海都要幹枯了!連大地和須彌山王都會被燒盡了,乃至梵天的世界都被燒盡了!朋友們哪,你們快點修慈吧!你們快點修悲吧!你們快點修喜吧!你們快點修舍吧!你們要孝順父母!你們要尊敬師長,要尊敬尊長!”

  當時那裏的人,他們聽了之後,大部分的人類和地居的天神,他們聽了都感到害怕,于是他們就不再經常在那邊爭鬥,在那邊互相殘殺了。他們的心開始變得柔軟,然後他們也開始修慈心,開始孝順父母等等。由于他們造了這些的福業,于是他們死了之後投生到欲界的天。當這些衆生在天界他們吃了天食之後,他們就以風遍來做遍,進入風遍的禅那,然後在他們的天壽過完了之後,就投生到梵天界去。

  而對于那些惡趣的衆生也是。惡趣的衆生即使是一個再惡的衆生,它們在過去生也必然曾經造過善業,這種業這個時候稱爲後後受業,在那個時候成熟,使它們能夠投生到天界。然後在天界他們仍然也是證得了禅那,在天界證得了禅那之後,一切欲界的有情都可以投生到梵天界。

  當第二個太陽出現的時候,大地已經幹枯了。那個時候在這個世界已經找不到任何的衆生了,所有的衆生都已經死幹淨了,都已經全部死了,因爲那個時候連水都很少了。第二個太陽出現的時候,那個時候已經沒有白天和黑夜的分別了,一個太陽升起,一個太陽落下。由于世界不斷地被這些陽光的熱力所照射著,所以在天上看不到一絲的雲霧,天空就好象鏡子那麼的平滑,沒有任何的塵垢,這個時候除了五大河之外,所有的小河的水都全部幹枯了。

  當第叁個太陽出現的時候,連五大河都幹枯了。

  當第四個太陽出現的時候,連大河的源頭也幹枯了。

  此後又經過了很漫長很漫長的時間,第五個太陽出現了。因爲第五個太陽的出現,大海也幹枯了,連一點能夠想讓手指頭弄濕的水都沒有了。

  這樣又經過了很漫長很漫長的時間,第六個太陽出現了。因爲第六個太陽的出現,整個輪圍世界變成了一團煙。由于煙吸去了一切的水分,不僅僅我們這個世界、地球是這麼樣,連百千萬億個輪圍世界也是這樣。

  又經過了很漫長很漫長的一段時間,第七個太陽出現了。由于它的出現,整個輪圍世界乃至百千億個輪圍世界都成了一團火焰,連須彌山在這個時候都慢慢地被火燒盡了。火繼續地上升,不斷地上升蔓延到四大王天,在那裏連黃金宮、珠寶宮全部都給燒掉了。燒掉了繼續再燒到叁十叁天,于是不斷地繼續燒,再燒到初禅地,然後把初禅的叁個天: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也全部燒掉了。一直燒,燒到第二禅天,乃至第二禅天的少光天和無量光天都給燒盡了,一直燒到光音天爲止。

  劫火燒盡了一切,只要還有一絲一毫的物質存在,這種火都不會滅盡,就在那麼一直燒,燒到這個世界沒有任何的物質存在。從那個時候開始,整個世界變成了一片的虛空,成了一大黑暗。

  就這麼樣,整個世界就經過很漫長的一段時間,我們說一個無數劫的時間,就慢慢的毀壞了,就被劫火所燒毀了。

  又這麼樣經過了很漫長很漫長的一段時間,世間又起了大雲。那個時候就准備又有一個新的宇宙慢慢地形成了。剛開始,這大雲就類似于宇宙塵埃,或者說類似星雲一樣的。那個時候,開始類似像下雨一樣,慢慢的這些水就變成了水柱,然後充滿了被之前的業火所燒盡的那個空間,全部都被水所充滿了。

  降了大雨之後,又起了大風,就把水吹成了一團,爲什麼說這些風能夠把水吹成一團呢?這就好像在荷葉上面的水珠一樣,因爲在水裏面有空隙,所以那些水能夠讓風吹進各樣的空隙,于是水由于風而凝成了一團。然後就慢慢地,這些水就慢慢地降落,當水慢慢降落的時候,梵天界就出現了。然後逐漸地出現了整個輪圍世界,然後又出現了我們所說的這個人類的世間、須彌山等等。

  後來光音天的那些天人,他們由于福盡,他們就投生到這一個世間。他們後來又貪著于在地上的一些稱爲地味的,然後當他們吃了之後,他們的身體就逐漸地變得很粗重、變得很沈重,然後他們的光明也消失了。然後由于他們不斷地貪著于這地上的一些食物,就使他們的身體變得越來越粗,越來越醜陋。然而由于他們的身體越來越醜陋了,于是那些漂亮的會生起傲慢,就看不起那些醜陋的。于是,後來慢慢的人之間也有了分歧。然後,那些漂亮的人就越看不起那些醜陋的人,而醜陋的人也這麼樣,最後就形成了階級。

  本來大家都是平等的,後來就因爲有了傲慢,有了一些貪欲等等。例如:當時的人本來他們只是收成在大地生長的一些莊稼、一些谷物,但當時有一些比較懶惰的人,他們就說:“哎,我們爲什麼要早上要去收成、晚上要去收成?”于是他們把一些谷物收了很多,然後就存起來。存起來之後,變成很多的人也效仿,于是人就變得懶惰了。因爲谷物收了,變成你如果收多了他收少了,他就不肯,于是,他們就開始劃分田地,你多了,我少了。

  因爲他們有了存積,有了儲存,于是開始有些人不安分守己,就開始偷盜。然後當時的人就去譴責他。譴責他他仍然還不改過,于是就抓了幾次,後來這些人就開始學會撒謊了。由于撒謊,後來那些偷盜的人就經常給抓住。經常給抓住,人們就開始打他、罵他,這個世界道德就越來越差了。于是,後來人們選舉了一個稱爲Ràja、一個王,他們就說:“該管的管,該罰的罰,該趕的趕,該殺的殺。”最初的那些部族首領,就是由人們所選舉出來,于是就慢慢地開始形成了人類,形成了階級。

  就這樣,世界又從形成經過了很漫長的一段時間,然後變成了世界的維持,我們稱爲住,就是成住劫。

  這麼樣經過了又很漫長很漫長的時間,當我們這個世界到了一定的時間,例如:經過了一個無數劫之後,然後又這樣被毀壞。當一個世界被劫火燒盡了七次之後,第八次將會爲劫水所淹沒。

  當世界將會被劫水所淹沒的時候,同樣的也是下了一場劫壞的大雨。這些大雨下到地上,就形成了積水,這些水帶有堿性的。這些水慢慢地越下越多、越下越大,乃至最後充滿了整個輪圍世界,然後很多大地裏的這些物質、這些山河大地就被這些水所溶解掉。

  那個時候,那些水是由各方面的風所支持的。然後大地被水所淹沒,而須彌山也給水所淹沒,第二禅天也被水所淹沒,一直淹沒到第叁禅的遍淨天。也就是說在大地、在世界被劫水所壞的時候,只要在這個世間上還有任何的物質,那麼這種劫水就不會退,一直淹沒到所有的世界都被毀壞爲止。

  就這麼樣,世界每被劫火燒盡七次,就有一次被劫水所壞。這樣一共有七次被水所壞,到了第八次,就被劫風所壞。

  當劫風所壞的時候,同樣的也是生起了劫滅的大雲。然後他們不同之處,就是這個時候,生起的劫風把所有那些粗的塵埃、細的塵埃、細沙、粗沙全部都把它吹起來,最後連大岩石、大山全部都吹起來,然後吹到虛空裏面去。當它們吹到虛空裏面去就不會再落下來,就在虛空裏面碰撞,最後它們全部都碎爲微塵,一直碰撞,碰撞最後連所有的世界都被劫風所毀。而這麼樣一毀,就連大地也被劫風所毀,連須彌山乃至所有的欲界的天、初禅天、第二禅天、第叁禅天全部都給劫風所毀壞,一直到連第叁禅的遍淨天都給毀壞爲止,于是這個世界才成爲一大虛空。

  就這麼樣,世界就是這樣的,不斷地形成又不斷地毀壞,不斷地形成又不斷地毀壞,這也就是佛陀所說的一切諸行必定是無常。而對于在世界被劫火所壞的,我們可以看在《增支部·第七集》裏面的《七日經Sattas

  riyasuttaü》,那裏就講到這個世界被劫火所燒壞的。

  當然佛陀所講這些世間的毀壞,他並不是只是爲了描述這個世間,他並不是爲了談這個世間是怎麼樣的起源,是怎麼樣的毀壞,佛陀所講世間毀壞最重要的還是要說明Sabbe sa

  khàrà anicca——諸行無常。我們今天講世間就講到這裏了。那麼我們明天再開始來講一個新的內容,講Kamma,講業。

  

  

《阿毗達摩 第叁十九講 世間(欲界天,色、無色界天),世間的周期》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