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或者當一個人或者動物死了之後,那些鬼就會去吸這些氣。在垃圾堆裏面,有些就吃垃圾,吃痰,吃糞便,吃血腥。還有另外一類的鬼,它們還會有攻擊性的,例如:它們會吸精氣等等。而更多的鬼類,它們很多長年都遭受到饑餓的逼迫,它們沒辦法吃東西,即使它們見到,有一些東西它們得到,但是會有另外一些更大的鬼,或者更有威力的鬼,會去欺負它。例如:有些鬼很口渴,它們見到了水想喝,結果就給那些守護水的那些鬼,給它用杖打,可能它流的血,比它喝的水還更多。而有些鬼也是弱肉強食的。所以鬼類也是很痛苦的,只不過有些鬼類,由于它有了一些福報,有某一類的鬼,它們可以享受一些福樂。還有另外一類的鬼類,它們可以得到人們所分享的功德,這一類的鬼稱爲“受他施鬼”。“受他施鬼”就是說當我們做了一些功德,例如:我們以死者的名義去供僧去做布施,然後我們記得回向給它們。這個時候,這一類的鬼由于它時時刻刻都在想,到底有沒有它的親戚去做回向、做功德給它們。當它們如果知道了自己的親戚在做了功德之後,同時又念“Idaü me ¤àt
naü hotu T sukhità hontu ¤àtayo.”之後呢,它們就會來做隨喜。就猶如在《戶外經》裏面講到的,就是當時的賓比薩拉王(Bimbisàra頻毗沙拉王)他過去世的親戚,因爲他們偷吃了供僧的一些食物,所以墮落到鬼道很久的時間,即使賓比薩拉王爲他做功德,但是沒有回向他們仍然得不到。後來佛陀就叫他念“Idaü me ¤àt
naü hotu T sukhità hontu ¤àtayo.”,然後這些鬼類它們說出了“Sadhu! Sadhu !Sadhu !”于是它們這些鬼的痛苦很快就減輕,乃至消除了。
這一類是屬于鬼道的衆生。
還有另外一類稱爲阿蘇羅道的。阿蘇羅道包括了兩大類的有情:一類的有情是屬于類似天界的有情。稱爲asura的意思,“sura”就是天,“a”就是非。非天,就是它不是天。據說在很早期的時候,asura阿蘇羅是住在天界的,後來當沙咖(Sakka)天帝就是帝釋天王投生到那裏之後,他就不願意和這些阿蘇羅一起共住。然後就用酒去灌醉他,然後把他丟下須彌山去。當時這些阿蘇羅知道了自己已經不再是天界的衆生,于是它們就像螞蟻爬上石柱一樣,浩浩蕩蕩去攻打。于是,天界和阿蘇羅就經常在打仗。
而作爲惡趣的阿蘇羅,叫做vinipàtikàsura,墮惡趣的阿蘇羅。這一類的阿蘇羅就好像鬼一樣,它們也是住在村莊,住在墳場,它們也遭受痛苦的折磨,甚至它們有時候還會附體,附上一些人等等。
這是惡趣的衆生。
對于善趣呢?我們稱爲欲的善趣地kàmasugati-bh
mi。欲善趣地可以分爲兩種:一種是人界,一種是天界。天界這裏是特指欲界天。
我們先講人界。爲什麼稱爲人呢?人的巴利叫做manussà。manussà或者它的梵文叫做manu
ya,是:
Manaso ussannattà manussà.
意增盛故爲“人”。
也就是他的心念很強,以心念強故,稱爲人。我們人的心念,就是造業的心念比其它的趣、其它的衆生更強,所以稱爲人。由于人的心很敏銳,所以他可以比其它的衆生造作更強的善業或者不善業。這是人界的生存界。
對于人來說,他可以造作很強的善業,也可以造作不善業。對于人間來說,是有苦有樂的,而且往往是苦多而樂少的。正是因爲如此,所以投生到人界的衆生更容易體驗到苦。而且他們由于意增盛,就是他們有心念,所以他們可以用來修行。對于造業來說,在人間他造的業是更多的。例如:我想問大家,應該這個問題很普遍的:在這個世界上最凶殘的動物是什麼?是什麼?不是老虎,不是獅子,是人。爲什麼?老虎獅子殺害其它的動物是爲了什麼?爲了生存,它們只是爲了生存。它們也許殺了一只動物,例如:一只獅子吃了一只鹿之後,它可以好幾天、很久不用再吃了。但是我們看一個人,他可以殺多少的動物?我們人生存,就不允許其它的動物生存。如果你的家裏有蟑螂、有蚊子、有螞蟻,你們會怎麼樣?趕盡殺絕,是不是?我們爲了建一個城市,我們會毀掉大量的森林,毀掉大量的土地,多少的衆生會死掉。而且我們爲了飽口福,多少的雞、豬、鴨、牛,一天給宰殺了。這些宰殺,他們只是爲了賺錢,爲了經濟上的效益,他們並不是說,我不殺了,我的命就將會死掉了。所以真正來說,人是最凶殘的動物。而且,有時候連動物,它們都會有慈愛。但人甚至有時候凶殘到連自己的父母都敢殺,五無間罪惟有人才能夠造作,人才有那麼凶殘去造作的。然而,也正是因爲世間是苦樂參半的,所以佛陀也會出現在世間。作爲我們人界來說,我們有很多的機會去積累很強的善業,例如:在六道裏面哪一道最好修行?(人道)對!爲什麼佛陀會出現在人間呢?有沒有佛陀出現在天界的呢?有沒有佛陀出現在很快樂的世界呢
有沒有?爲什麼佛陀一定會出現在苦樂參半的(人間)呢?因爲佛陀說過:“如果世間沒有衰老,沒有什麼?疾病。沒有死亡,那麼一切諸佛、如來、阿拉漢、正自覺者將怎麼樣?將不會出現于世間,因爲世間有這叁種不可愛、不可意、不可喜之法,所以諸佛、阿拉漢、正自覺者會出現于世間。”就好像如果大家都沒有病,有醫生的必要嗎?有麼?沒有。正是因爲人可以體驗到無常、體驗到苦、體驗到無我,所以佛陀出現于世間,演說了無常、苦、無我之法,讓我們有機會可以修行。也正是因爲這麼樣,所以佛陀說:“一切的佛陀都出現在人間。”
我們接著再來看看天界,天界的衆生。爲什麼稱爲天界的衆生呢?
Pa¤cahi kàmagu
ehi attano attano ànubhàvehi ca dibbantīti devà.
通過五欲功德以及各自的威力來消遣(或者來娛樂)故爲“天”。
也就是說,天人擁有很殊勝的快樂。對于欲界的天人來說,他們經常都是用五欲功德來自己娛樂自己。天界有很漫長的壽命,有很殊勝的容顔,有很殊勝的欲樂被他們享受,所以我們稱爲天。
天人一般都是一出生就是這麼很漂亮的,而且一般的天人並不會有衰老相。如果一個天人出現了衰老相的話,那麼就預兆著他在七天之內將會要死掉了。一個天壽是很漫長的,這些衆生投生到天界,是由于他們的善業導致他們投生到天界的。一旦一個衆生投生到天界,那麼他只是在享受過去所造的善業帶來的福報。他們在盡情地享受五欲的功德,他們有很漂亮的天女在伴隨著,他們有很美味的天食,有很悅耳的天樂,在那邊陶醉、在那邊享樂。而且他們的一切都是很美的,例如:在經典裏面講到,叁十叁天經常一大群天子們、天人們,他們騎著車到歡喜園,到其它的園林裏面去遊玩,然後他們在那裏歌舞,在那裏遊玩、遊樂、嬉戲等。
對于天界來說,又可以分爲六種,我們稱爲六欲天,爲什麼稱爲欲天呢?因爲這些天衆、天界他們仍然有欲樂,所以稱爲六欲天。第一是四大王天Càtumahàràjika,第二是叁十叁天Tàvatimsa,第叁是亞馬天Yàma,或者古代翻譯成夜摩天,第四是都西達天Tusita,(都西達天古代翻譯成兜率天,玄奘大師翻譯成睹史多天)。還有化樂天Nimmànarati,還有他化自在天Paranimmitavasavatti。
我們先講四大王天Càtumahàràjika。四大王天屬于和我們人類比較接近的一個天,這個天依四方而分爲四界,每一界都有一位天王在統治著。而這些天王所統治的多數都是稱爲半神的一類衆生。
其中,東方稱爲持國天王Dhatara
ha,他守護東方,統領gandhabba(甘塔拔),gandhabba古代也翻譯成幹闼婆。
南方稱爲增長天王Vir
haka,守護南方,統領甕睾鬼。甕睾鬼也稱爲kumbha
óa,叫做鸠槃荼。這一類的鬼是一種很怪、很奇怪的鬼。它就是古代有時候也翻譯成冬瓜鬼,其實就是甕睾鬼。這一類鬼很醜陋,有時候也翻譯成結集鬼,它們在走路的時候要扛著它們的睾丸走的,然後它們坐就坐在睾丸上,所以就稱爲甕睾鬼。
第叁是廣目天王,守護西方,統領諸龍。廣目其實原來的意思叫做Vir
pakkha,它是Vir
pa再加akkha。Vir
pakkha的意思:Vir
pa意思是很醜陋的,akkha是眼睛,他們的眼睛很醜陋,所以稱爲醜目,但是古代爲了斯文、文雅點,稱爲廣目,其實就是眼睛很大。他們是龍的主,統領諸龍。
北方叫做Vessava
a(韋沙瓦納)。Vessava
a也叫做Kuvera,他們守護北方,統領亞卡(Yakkha夜叉)。Vessava
a在梵文叫做Vaiwrava
a,Vaiwrava
a古代翻譯成毗沙門,又稱爲多聞,就是根據Vaiwrava
a。但是如果根據巴利他就是Vessava
a,就因爲這個天王住在Visà
à那個地方,所以他稱爲Vessava
a。他們統領的都是一類的叫做夜叉的。
爲什麼它們稱爲Yakkha呢,夜叉呢?因爲這一類也是屬于半神的。它們這一類的衆生,有的有很大的福報,甚至它們是類似天趣一樣的衆生,好像賓比薩拉王(Bimbisàra),他已經證得了初果,但是他死了之後,他就投生爲這一類的夜叉,他成爲北方韋沙瓦納王的眷屬。在《長部》有個叫做《Janavasabhasuttaü》經(《人中牛王經》,《阇尼沙經》)裏面,北傳的《長阿含經》也有,就講到了是屬于賓比薩拉王投生的。他投生爲亞卡(夜叉)很漂亮,而且他的福報也很好。但是,更多的這一類的夜叉是很凶惡的,而且它們是很醜陋的。
在《長部》有一部經叫做《阿嗒那帝亞經a
ànà
iyasuttaü》,(《阿吒曩胝經》),這一部經裏面幾乎講到的是這些夜叉的世界。這部經是由這一位韋沙瓦納天王所講的,他就講到有一次四大天王去見佛陀,然後這一位韋沙瓦納王他說到了:“在我統領的種種的亞卡(夜叉)當中,有高等的、有中等的、有低等的。但是,它們有些信佛,有些對佛陀沒有信心。大部分的夜叉對佛陀是沒有信心的,因爲佛陀教導要遠離殺生、遠離不與取、遠離欲邪行、遠離虛妄語,和遠離飲用酒類等麻醉品。但是這一類的衆生,這一類的夜叉,它們很喜歡做這些壞事,所以它們不喜歡佛陀。正因爲如此,所以它很喜歡去搗蛋,去幹擾那些修行人,幹擾佛陀的弟子。”然後,這個韋沙瓦納王講了它們夜叉世界是怎麼樣。這主要是在北方,北方古盧洲(kuru,北俱盧洲),在喜馬拉雅山的那一邊,在須彌山的那一邊,它們的夜叉的世界是怎麼樣的。夜叉也是遍布,和我們共住在一個世間。有時候,也是在村莊、在樹林、在山裏面也有。
《阿毗達摩 第叁十八講 世間(惡趣地、人、欲界四天王天)》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