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白雲、烏雲,一樣的會遮礙日光!

  白雲、烏雲,一樣的會遮礙日光!

  

  猶記得當印順導師百歲嵩壽時,有某位大法師被受訪時提及:「印老是他最好的佛學啓蒙,說法善用譬喻,如他曾說過:『烏雲會遮礙日光,白雲也一樣的會遮礙日光。鐵索會拘縛我們,金索一樣的會拘縛我們』。」當時我緊記在心,頗爲感動,但一時並無用心去尋找導師在何處說過這段話?然卻一直放在心上。

  

   上周六在聽厚觀院長的《大智度論》卷52的诠釋時,其中有雲:「是般若波羅蜜中,一切法空;初學不得便爲說空,先當分別罪福,舍罪修福德。福德果報無常,無常故生苦,是故舍福厭世間,求道入涅槃。爾時,應作是念:「因我故生諸煩惱,是我于六識中求不可得,但以顛倒故著我。」是故解無我易,易可受化。若言「色空」,則難解,雖耳聞說空,眼常見實。是故先破惡罪中我,後破一切諸法。」[1]一語驚醒夢中人,聽聞的當下我注下了導師在著作中提示的「以福舍罪,以舍舍福」句子,內心法喜的不得了。

  

   通常我看到相應的法句都會做筆記,第一、加注于院長的《大智度論講義》中,便于日後做相互索引。

  

  第二、也會順便查一下《大智度論》其他卷數中有沒有出現類似的說法?經查證,《大智度論》卷88有言:「菩薩方便力故,先教衆生舍罪,稱贊持戒、布施福德;次複,爲說持戒、布施亦未免無常苦惱,然後爲說諸法空,但稱贊實法,所謂「無余涅槃」。」[2]于是,即于兩處標示相互出處,前後增明。

  

  第叁、加注于曾看過的導師著作中。經檢索即查的曾講述的《金剛經講義》中,導師有說過說段話:「《筏喻經》,出《增一阿含》中。法與非法,有二義:一、法指合理的八正道,非法即不合理的八邪。法與非法,即善的與惡的。如來教人止惡行善;但善行也不可取著,取著即轉生戲論──「法愛生」,而不能悟入無生。約「以舍舍福」說,善法尚且不可取著,何況惡邪的非法?二、法指有爲相,在修行中即八正道等;非法指平等空性。意思說:緣起的禅慧等功德,尚且空無自性,不可取執,那裏還可以取著非法的空相呢?本經約後義說。從這引阿含教的非法非非法來說,可見前文也應以「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爲正。諸譯增入「無想無非想」二句,不足取!」[3]

  

   繼而,再查詢其他著作,即出現于《學佛叁要》,如說:「解脫,從體悟真性而來。體悟,是要離妄執,離一切分別的。在修行趣證的行程中,合理的分別是必要的。但在臨近悟入的階段,善的與合理的分別,都非離卻不可。經上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論上說:先以福舍罪,次以舍舍福。佛見,法見,涅槃見,都是「順道法愛生」,對于無生的悟入是有礙的。古人所以要「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所以說:「欲除煩惱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你不見,白雲烏雲,一樣的會遮礙日光?金索鐵索,一樣的會拘縛我們嗎?」[4]

  

  

  好一句「你不見,白雲烏雲,一樣的會遮礙日光?金索鐵索,一樣的會拘縛我們嗎?」這對初學或久學,實在是一則相當有棒喝性的開示,這可以解釋爲修學的次第架構,也可诠釋如導師所說的「臨近悟入的階段,善的與合理的分別,都非離卻不可」。其實,換個不太嚴肅的角度來說,看見別人的無明煩惱實在可憐,內心看似超然地頗爲同情人家,甚至于會評論他活在自己的盲點而不自知…。然而,若用此譬喻來看,別人無明愚癡顛倒可憐,而我人的心卻不停地盤旋于是與非,難道這不正是「白雲一樣的會遮礙日光」嗎?

  

  世尊在菩提樹的覺悟,被尊稱爲「自覺」與「覺他」圓滿,不懂得「自覺」的人,看見他人生惱而不會反照自心是否也經常被自性無明所蒙蔽的覺醒,有時縱使分析是非的內容,剖析的頭頭是道,但卻無法真正的做到「白雲、烏雲,一樣的會遮礙日光」的敏捷,這就難怪人人有各自表述的空間了。

  

  感恩印順導師的譬喻,更感恩龍樹菩薩的智慧!

  

  

  

  [1] 《大智度論》卷52〈25 十無品〉(CBETA, T25, no. 1509, p. 431, c9-17)

  

  [2] 《大智度論》卷88〈78 四攝品〉(CBETA, T25, no. 1509, p. 681, c8-11)

  

  [3] 《般若經講記》(p.52-p.53)

  

  [4] 《學佛叁要》(p.201-p.202)

  

  

✿ 继续阅读 ▪ 苦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