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九部 女弟子們 第十一章 西利瑪與烏答拉

  第十一章 西利瑪與烏答拉

  西利瑪(Sirima,古譯:師利摩)的故事,記載于巴利注釋書中,從一個名爲烏答拉(Uttara,古譯:郁多羅)的女人說起,她是王舍城富商本那(Punna,古譯:富樓那)的女兒。本那與烏答拉都是佛陀的弟子。[1]

  西利瑪代替烏答拉服侍其丈夫

  有個富商名爲蘇曼那(Sumana),他是本那以前的雇主,想要讓兒子和烏答拉(Uttara)結婚。然而,本那(Punna)卻不願意接受這項提親。蘇曼那提醒富商本那(Punna)多年來都受雇于他,他現在的財富都是那段時間累積來的。本那(Punna)回答:「你和你的家人追隨外道,但我女兒的生活中卻不能沒有叁寶。」蘇曼那懇求其他商人來勸本那(Punna)將女兒嫁給他兒子。最後,本那(Punna)所尊敬的師友也來請求,他深受感動,只好讓女兒出嫁。

  這段婚姻發生在雨季一開始,比庫們正展開每年爲期叁個月的雨安居。烏答拉(Uttara)在搬去丈夫家後,便不再有機會見到比庫與比庫尼,更別說供養他們與聆聽佛法了。經過兩個半月,她一直忍受這種沒有佛法的生活,但之後她傳信息給父母:「你們爲何將我丟入這樣一種監獄中呢?我甯可自己被賣給人當奴隸,也不願嫁入這種缺乏正信的家庭。在這段時間當中,我在這裏完全不被准許做任何善事。」

  本那收到這個消息後非常難過,出于憐憫女兒,他想出一計幫女兒完成心願。他送一萬五千個金幣連同底下的信息給女兒:「西利瑪(Sirima)是我們城裏的交際花,一夜春宵要價一千個金幣。你將隨函寄去的金幣交給她,請她侍候你丈夫十五天,這段時間你可以盡量去做想做的善事。」烏答拉聽從這個建議,將西利瑪(Sirima)帶回家裏。當丈夫見到這位美麗的交際花時,他立刻同意讓她代替妻子十五天。如此一來,烏答拉就可以隨她所願去供養與聞法了。

  西利瑪由妒生恨而傷害烏答拉

  終于到了雨安居結束的前一天,過了這天比庫們又要開始遊方的生活了。在之前的十四天,烏答拉(Uttara)請求佛陀與僧衆每天都到她家應供。佛陀出于同情而同意這項邀請,因此她可以聽到許多佛法。

  在雨安居結束儀式的前一天,烏答拉一直在廚房忙著准備。看見她繁忙的樣子,她丈夫忍不住嘲笑她愚蠢。看著她忙進忙出,汗水淋漓與蓬頭垢面,他心想:「這個蠢材不知道如何好好地享用她的財富,反而爲了款待那個光頭沙門而瞎忙成這樣。」他笑著轉身離開。

  西利瑪(Sirima)看見他在笑,心中正納悶是怎麼一回事,接著又看見烏答拉就在附近,便立即聯想他們剛才一定在相好。這令她惱羞成怒,十四天來她一直享受當人家情婦的感覺,如今此事提醒她,她只不過是個外人而已。她由妒生恨,想要傷害烏答拉。

  因此,她走進廚房,拿起一勺滾燙的熟油走向烏答拉。烏答拉看見她走來,心想:「我的朋友西利瑪幫了我那麼大的忙,這份恩情天高地厚,有了她的幫忙,我才可以供佛與聞法。如果現在我有任何嗔心,就讓熱油燒了我,如果我沒有嗔心,則它將燒不到我。」她對西利瑪充滿慈心,當這個交際花把熱油澆在她頭上時,它像冷水一樣流下來,沒有造成任何傷害。

  西利瑪(Sirima)大怒,又舀起一勺熱油,希望這次它會燒起來。這次烏答拉的侍女們已有防備,她們捉住西利瑪,將她推倒在地,並對她拳打腳踢。烏答拉起初試圖阻止但無效,最後她幹脆擋在西利瑪與侍女之間,然後平靜地問她:「你爲什麼要做這種邪惡的事?」然後她以溫水爲她清洗,並爲她噴上最好的香水。

  西利瑪請求佛陀的原諒

  西利瑪(Sirima)恢複理智後,才想到自己在這個家中其實只是個客人而已。她心想:「我確實做了一件邪惡的事,只因爲她丈夫對她笑,就將熱油澆在她頭上。對此她不只不生氣,反而還在侍女攻擊我時,阻止她們並保護我。如果我不乞求她的原諒,就讓我的頭碎成七塊。」她拜倒在烏答拉腳下,求她原諒。烏答拉說:「我父親還活著,如果他原諒你,我就原諒你。」于是西利瑪說:「我會去找你的父親——富有的商主,請求他原諒我。」

  烏答拉(Uttara)回答:

  「本那(Punna)是將我帶入痛苦輪回的父親,如果將我帶出輪回的父親原諒你,我就原諒你。」

  「但將你帶出痛苦輪回的父親是誰呢?」

  「佛陀——正等正覺者。」

  「但我不認識他,我應該怎麼做呢?」

  「大師和僧衆明天會來這裏,你親自獻上能力所及的供養,求他原諒。」

  西利瑪(Sirima)欣然同意並回家。她告訴仆衆准備各式各樣的食物,隔天將它們拿去烏答拉家。然而她還是對自己的惡行感到慚愧,不敢親自服侍僧衆;烏答拉代她打理一切。

  當所有人都吃完後,西利瑪跪在佛陀跟前,乞求原諒。「原諒什麼?」他問。西利瑪將整件事告訴他,佛陀向烏答拉求證,並問她當她看到西利瑪拿著熱油來找她時,心中作何感想。「我對她充滿慈心,」烏答拉說:「並想:『我的朋友西利瑪幫了我那麼大的忙……』」

  烏答拉與西利瑪聞法證果

  「很好,烏答拉,很好!」世尊說:「那是克服嗔心的正確方式。」然後他補充以下偈(gatha):

  不怒勝嗔恚,

  不善以善伏,

  惠施伏悭貪,

  真言壞妄語。(Dhp. 223)

  然後大師對在場所有人說法,解釋四聖谛。在這個指導結束時,烏答拉(Uttara)達到一來果。在此之前不信佛法的丈夫,以及同樣懷疑的公婆,則都達到入流果。西利瑪也達到入流果。她不願再繼續作交際花,轉而積極投身護持僧團與行善。

  西利瑪供養僧衆

  西利瑪(Sirima)廣發邀請函給僧團,請他們每天輪流派遣八位比庫到她家用餐。她總是親自服侍前來的僧衆,且食物充足,每一份都夠叁到四人吃。

  有一天,在西利瑪家中用餐的八位比庫之一,回到他叁裏外的寺院。到了寺院,長老們問他食物是否足夠,他解釋每天食物的安排。當他們問到食物好不好時,他高興地說簡直難以形容,一切供養都是最好的;且每一份都很慷慨,足夠叁到四人吃。但他接著又說,西利瑪的外表更勝過她的供養:她美麗又高雅,散發無比的魅力。

  他在說話時,其中一個比庫雖然從未看過西利瑪,但光聽他的描述,竟然就迷戀上西利瑪。迫不及待地想隔天就看到她,他一大早就爭取到一張邀請函。恰巧西利瑪(Sirima)那天生病,因此脫下華服在床上休息。當她得知比庫們已到達時,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只能吩咐侍女們服侍他們。

  當所有的缽都裝滿食物,比庫們開始進食時,她勉強從床上起來,在兩位侍女的攙扶下,痛苦地來到房間向比庫們表達敬意。她如此虛弱,以致于全身都在顫抖。這個患了相思病的比庫,看見她這個樣子,心想:「她即使生病,看起來仍然如此動人。不難想象當她健康並且盛裝打扮時,會有多麼美麗!」

  長期受壓抑的愛欲在心中一發不可收拾,他根本吃不下任何食物。他就這樣帶著缽走回寺院,然後蓋上缽,躺在床上。雖然他的朋友們試圖勸他吃點東西,但都無效。

  西利瑪的腐屍示現無常真理

  那一晚,西利瑪(Sirima)就死了。賓比薩拉王傳話給佛陀:「尊者,基瓦咖(Jivaka)的妹妹已經去世。」[2]佛陀也給他回話,大意是說不要立即火化她的遺體,應該放在墳場,派人加以守衛,以防被烏鴉與野獸吃掉。這件事就這麼辦了。

  叁天之後,腐爛的屍體全部腫脹與生蛆,看起來就像一鍋飯在火上滾沸冒泡。賓比薩拉王命令王舍城中的所有成年居民,都要排隊參觀屍體,否則將被罰八個金幣。在此同時,他也傳話給佛陀邀請他與僧衆前來墳場。

  那個患相思病的比庫已四天未進食,缽中的食物如今也都生蛆。他的朋友們來看他並說:「兄弟,大師將要去看西利瑪。」聽到「西利瑪」這叁個字,他就像觸電般,忘了自己的虛弱與饑餓,立即跳起來,倒掉食物與清洗他的缽,然後加入其他人一起去看西利瑪。到了那裏,已經聚集了一大群人。佛陀和僧衆站在一邊,後面是比庫尼,然後是國王與隨從,最後是男、女信衆。

  佛陀問賓比薩拉王:「此人是誰,大王?」「尊者!基瓦咖的妹妹西利瑪。」「這是西利瑪?」「是的,尊者!」「那麼讓我們擊鼓宣布,誰肯付一千金幣便可擁有西利瑪。」

  但如今沒有人想要西利瑪,即使降低價錢也沒人要,甚至降到一分錢,乃至免費,也是如此。

  然後佛陀說:「瞧,比庫們!這個顛倒衆生的女人。在同樣這座城市,過去人們會高興地付一千個金幣,和她共度一夜春宵,但如今即使免費,也乏人問津。身體就是如此,容易腐爛與毀壞,只有透過裝扮才吸引人,它是具有九孔瘡傷的積聚,由叁百根骨頭撐起,是個長期的負擔。只有愚人,才會對這個不可靠的事物産生迷戀與幻想。」然後他以一首偈(gatha)作總結:

  瞧此皮囊皆裝飾;

  僅是創傷之積聚。

  貪欲對象會害病,

  毫不穩定與持久。(Dhp. 147)

  在佛陀給了這個「葬禮演說」,一堂以實際對象爲教法的課程後,這個患相思病的比庫終于解脫渴愛。他專注于身體的思惟,修觀並達到阿拉漢果。

  天女西利瑪禮敬佛陀

  西利瑪(Sirima)也參加了自己的葬禮。死後轉生到叁十叁天爲天女的她,俯視人間,看見佛陀與僧衆和人群站在她的屍體旁。她由五百名天女乘坐五百輛馬車陪同,在一片榮光中從天而降,下車禮敬世尊。

  僧團中的第一詩人——汪積撒(Vangisa,古譯:婆耆沙、鵬耆舍)尊者,以偈對她說,問她從哪裏來,以及做何善事能得此成就。西利瑪以偈回答他:

  位于山間勝建城,

  吾是勝光王侍者,

  擅長歌唱與舞蹈,

  王舍城稱西利瑪。

  佛陀、世尊、無上師,

  教我苦、集與無常,

  無爲與究竟苦滅,

  與此無曲、正、吉道。

  聽聞無爲不死法①,

  無上如來之教法,

  吾持清淨之禁戒,

  安住尊佛所傳法。

  既知清淨無爲法,

  無上如來所傳授,

  吾于當下得安止:

  此乃吾無上保證。

  既得無上不死法,

  命運已定見殊勝。

  遠離谄曲衆所尊,

  享受豐盛喜與樂。

  吾乃天女求道者,

  無上如來女弟子;

  學法住于初果上,

  解脫惡趣入流者。

  尊敬光榮之法王,

  吾來頂禮無上士②,

  以及樂善賢比庫,

  敬禮吉祥沙門衆。

  見聖吾歡喜揚揚,

  如來調禦大丈夫③。

  吾敬禮大慈悲者,

  斷欲樂善之導師。(Vv. 137-149)

  原注

  [1]出處:《法句經注》(針對第223頌):Vv. 137-149與注釋。見BL, 3:99-107;Vimana Stories(《天宮事經》),pp. 110-122。

  [2]西利瑪(Sirima)的家庭關系如下:賓比薩拉王的兒子阿跋耶(Abhaya)王子,和王舍城一個交際花沙拉瓦提(Salavati)有過一段風流韻事,結果生下基瓦咖(Jivaka),後來成爲馬嘎塔國的宮廷禦醫。之後,沙拉瓦提又生下西利瑪,其父不詳。因此基瓦咖(Jivaka)是賓比薩拉王非婚生的孫子,而西利瑪則是間接的繼孫女。這也許可以解釋國王對她的關注。(譯按:依前章所述,基瓦咖(Jivaka)是賓比薩拉王與沙拉瓦提的兒子,與此所述不同。)

  譯注

  ①無爲法、不死法即指涅槃。

  ②無上士:具有最圓滿德行的知識分子,佛是具足圓滿德行的知識分子。

  ③調禦丈夫:「調禦」的意思是即調伏製禦,佛以大丈夫力,說種種法,能調禦、製伏一切衆生的煩惱,令得大涅槃。與「無上士」共成一號,稱爲「無上士調禦丈夫」。

  

《第九部 女弟子們 第十一章 西利瑪與烏答拉》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