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第二個煩惱:戒禁取結(Silabbataparamasa)
戒禁取結是一種惡見,邪見心所,它可與惡見合爲一。它也是四取之一,十結之一,屬于見隨眠。行者的惡見使它從想執取蘊延伸爲色執取蘊。若人相信並執著于宗教的儀式,或某種形式的修行法,認爲這樣做有能力排除障礙並淨化自己,戒禁取結就生起。印度教徒在這方面尤爲顯著。在[經集]小品第二章[葷腥經]中佛陀說:é魚、肉(指以魚肉祭拜),齋戒、裸體、削發、束發、身上塗灰。穿粗皮衣。侍奉祭火,世上許多不朽的苦行、頌詩、供奉、祭祀、順應節氣。所有這些都不能淨化一個沒有擺脫疑惑的人。
戒禁取是修道的人最常犯的法執。他們誓願執取于某些戒法(指非佛陀所訂立的),如牛戒、牛禁戒、素食戒、蓄長發戒、蹲踞戒、四肢爬行戒、執著于誦梵文咒語或巴利文的經文、修行的祭典與儀式如拜火、火供、殺牲畜來祭祀、或砍人的手指作指鬘如鴦鸠摩羅(Angulimala)的邪修行等。衣著的禁戒,由誓願執取于某些邪戒而得清淨,由誓願執取于某些禁例而得清淨,由誓願執取某些禁戒而得清淨的種種顛倒執著。
邪見是許多學佛陀者的要害,因爲當他們的心轉向修道時,他們依世俗的想法來行道,而不是依聖道的正見與正思惟配合來修行。因此生起諸多邪見邪思惟,以邪精進執取某種外表形式的邪道法來修行。上面所提的閻浮車與迦葉叁兄弟就是戒禁取。這些修行人以雜香塗身,作咒說,作鬼神事,預蔔吉凶,不離五蓋12塵勞,爲惡不善法擾亂心志,少知,不多聞,誹謗如來,執持邪道。就像魚在少水小泉中,被捕魚人以羅網捕捉不得出于生死。
佛陀對向他詢問的迦羅摩(卡拉瑪)人說([增支部卷一.迦羅摩經]): (1) 不可聽信他人多次口傳的。 (2) 不要盲從傳統。 (3) 不要妄聽謠言。 (4) 不要肯定經書所記載的。 (5) 不可相信符合羅輯的。 (6) 不要依賴哲理。 (7) 不可單憑常理或外相。 (8) 不可執持你喜愛的任何見解和意見。 (9) 不可因某事物似有可能而信以爲真。 (10) 不可考慮因爲這沙門是我們的導師。
戒禁取者就犯了上述的(2), (4), (5), (6), (7), (8), (10)的七條。 戒禁取結的對治主要是靠正思惟,依正思惟生起正見。依下面五種方法能消除戒禁取:(1) 精通佛陀法;(2) 向有修學者詢問;(3) 透澈了解戒律;(4) 結交善知識;(5) 討論有助于滅除戒禁取的適當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