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雜阿含42經》七處善 叁種觀義

  《雜阿含42經》七處善,叁種觀義

  七處善:

  七處斷五陰:

  1.五陰如實知

  色:-四大及四大所造色,六受:-眼,耳,鼻,舌,身,意觸生受,六想:-眼,耳,鼻,舌,身,意觸生想,六思:-眼,耳,鼻,舌,身,意觸生思,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識.

  2.五陰集

  色愛喜是名色集,觸集是受集,觸集是想集,觸集是行集,名色集是識集.

  3.五陰滅

  色愛喜滅是名色滅,觸滅是受滅,觸滅是想滅,觸滅是行滅,名色滅是識滅

  4.五陰滅道

  八聖道.

  5.五陰味

  色因緣生喜樂,受因緣生喜樂,想因緣生喜樂,行因緣生喜樂,識因緣生喜樂.

  6.五陰患

  色,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

  7.五陰離

  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想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行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

  叁種觀義:

  叁種觀察:-蘊(五陰),界(十八界),入(十二處).

  方便與義:-正方便,思惟其義

  法增比丘佛曆二五五一年臘月整理于臺北。

  願衆生安樂。

  

✿ 继续阅读 ▪ 常見學法問答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