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清蓮飄香▪P2

  ..續本文上一頁道證法師主講

  首先請師父慈悲,允許弟子在這裏,向您和義德寺所有的師父們頂禮叁拜。感謝師父和老師們,每一點、每一滴的辛勞,每一個慈悲的微笑,每一句誠懇的提攜。這一切就猶如一雙強有力的手,引導著弟子,走過人生中,所有困頓坎坷的路途。

  假如不是您們曾經辛勤的播種、耕耘,今天弟子一定會和大部份“癌病”患者一樣,在哀怨痛苦中,輾轉難眠,也許早已成爲荒郊野冢裏的一堆枯骨;以弟子的惡業,可能已經在地獄裏麻煩地藏菩薩,辛勤救度。由于大家慈悲的賜予,今天弟子才能一直保有一種心境—“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夜清風明月下,我仍要在園中種滿蓮花”,阿彌陀佛。

  敬愛的學長們,阿彌陀佛。請原諒,末學不能親自到清涼山去爲大家效勞。我們的忏公師父,吩咐拍個錄影帶,給大家勉勵、勉勵。其實這是師父慈悲,勉勵末學,要在痛苦中堅定用功的一番苦心,末學也只能慚愧接下這一份寶貴的勉勵。

  以往,每次站在齋戒學會的講臺上,望著下面一雙雙虔誠純潔的眼睛,眼淚總是充滿著眼眶,好久都說不出一句話來。現在不能面對面,只是對著像影機,更是感觸良深。末學沒有什麼可以奉獻給大家,只願您珍惜這一段齋戒學會的日子,珍惜您能和佛菩薩的大慈大悲面對面的時光,珍惜師父及老師們殷殷教誨的每一句話,珍惜可貴的時光及殊勝的因緣。

  假如您能傾聽這一位因爲骨癌鋸去一條腿的勇者,她所說的話—“我很慶幸,因爲我失去了一條腿,而聞到了佛法,假如我沒有聽到佛法,我不知道還要造多少業、受多少苦。”您便會相信,這是您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叁年中,末學幾度經曆了生死的考驗,深深體驗《弘一大師傳》中的一句話:“人身難得,是萬古一瞬的因緣;佛法難聞,是曆劫不遇的際會。錯過了,沒有人能承擔這一份過失。”

  不知道您是否曾經想過:假如有一天,您活到像忏公師父這樣的年齡,是否會在夜半叁點鍾,大地還沈寂的時候,就起來朝氣蓬勃地上大殿,領著幾百位年輕人,一起邁向朝聖的道路,朗聲誦念著「南無阿彌陀佛”;不厭其煩地教導年輕的學子們—如何效法佛陀的精神,在內心的心爐裏,點起心香,讓覺悟慈悲的芬芳,化成一朵朵的香雲,普薰一切衆生,共同進入佛陀大智慧的光明中。

  您也許能夠如此,但是末學卻很慚愧,可能沒有這個機會。因此,也更加地敬仰和珍惜。假如我們細細體會師父莊嚴的一拜,便會發現—遠在我們尚未來到這山上,甚至遠在我們還綁著小辮子,吵吵鬧鬧的時代,我們就已經在師父靜默的回向中;也在佛陀不斷關照的慈眼中,不管走到天涯海角,總有一雙眼睛,不斷地望著我們,然而,我們總是傻傻的、背對著他。

  “如一衆生未得度,我佛終宵有淚痕。”而今天最可珍惜、最可慶幸的是—我們在這生命突然的一轉頭中,竟和他相見了。這才發現,原來佛菩薩,已經等待了我們無數、無數個千年!再細細體會老師們的慈悲,學長們背地裏虔誠的奉獻,也許您會奇怪,他們爲何會如此關懷素不相識的我呢?讓末學來告訴您,這其中的奧秘,就是—“不忍衆生苦,不忍聖教衰;是故于此中,緣起大悲心。”

  末學在短短生命中,僥幸能了解佛經的一些道理,明白念佛的重要,親自體驗到念佛美妙的滋味,這是許多人用血淚和生命換來的。在末學成爲身患腫瘤的病人之前擔任的是腫瘤科醫師的職務。您聽到這句話,也許會覺得好笑,世間無常,每一位醫師,都不可能永遠是醫師的,末學自然也不例外。那時候,一位位的腫瘤患者,正有如一尊尊的菩薩,現身在眼前,用血淋淋、活生生的示現,來教導我,讓我了解釋迦牟尼佛,爲什麼要抛棄王位,到菩提樹下修行,尋找拯救一切衆生的方法。讓我了解許多在經典上常看到,卻不相信的話,更讓我了解爲什麼師父和老師們,會這樣子掏盡心血,一次又一次的,設法要送給我們一張“阿彌陀佛大願船”的船票,不怕我們懷疑的眼光,也不怕我們還打著瞌睡,只怕我們有一天,會受不了生死苦海中掙紮、溺死的痛苦。

  有一位乳癌的老婦人,當她來就診時,已經是開完刀又複發了,胸壁上長了兩顆小結節,勸她治療,她覺得自己又窮、治療又麻煩,就錯過了治療的時間。後來這個腫瘤爛掉了,爛到整個胸壁都穿過去,成了一個窟窿,下面的肺隨著呼吸一鼓、一鼓,一漲、一縮的,都清晰可見,膿水也不斷的流出來。她住在員林,員林的幾家診所不方便爲她換藥,所以她每天就從員林坐著車子,來到我們醫院,爲的就是換這個傷口的藥。由于她家境不好,沒辦法住院,只好天天如此來來往往,想不麻煩,也不可能。爲了維持她傷口的幹淨,我們每天給她換兩次藥,第一次換了以後,她就在醫院裏,或走或站,有時候躺在門口,等待下午第二次的換藥,這樣子,足足有一年的時間。有時候連吃便當的錢也沒有,有時候有錢有便當,卻吃不下去。直到她去逝前幾天,才沒辦法來。她去逝後,她的女兒打電話來,哭著說:“我的母親在去逝前,想見你一面。”那天晚上,還記得是一個下雨寒冷的晚上,我搭著車子到員林她家裏去看她,爲她念佛。望著車窗外淒冷的風雨,心裏想著:這麼一個老人家,忍受著腫瘤已經侵蝕骨頭的痛苦,每天獨自坐這趟車,來來往往,一年中七百多趟,她何嘗不希望她的兒女來陪陪她呢?但是她的兒女不去工作賺錢,又怎麼生活呢?回想一年中,她從來不敢看她的傷口,只是看著我的臉孔表情,猜測傷口的狀況。所以,雖然我很心痛,但也只好露出笑容,一邊說故事或念佛給她聽,她便放心一些。直到有一天,當換藥的時候,恰好有一個人跑進來,一看到傷口,不由自主驚叫了一聲,使她回去以後,幾天幾夜哭著睡不著覺。

  當末學到她家裏的時候,一看,一座土牆房子,一口棺木擺在中間,家徒四壁,幾個孫子在旁邊玩耍,就這樣子過了一個女人的一生。她也有著像大家一樣年輕貌美的時候,也有當新娘的時候,她的青春,辛辛苦苦的奉獻給兒女,到末了,胸前一個窟窿,加上一口棺木,結束了平凡的一生,雖然孝順的孩子流著眼淚,卻也是無法代替一死。

  還有一位鼻咽癌的患者,(我們中國人的鼻咽癌是世界第一位的),他的腫瘤很大,爛穿了皮肉,頸部血管都可以看得見,腦神經也受到侵犯,臉部都變形了。本來,在早期他曾經來治療,但是治療一半,先是丈母娘去逝而中斷了,後來兒子又發生車禍死了,就這樣子,財産耗盡,時機也錯過了,沒辦法繼續治療,一直讓這個腫瘤擴散蔓延。本來鼻咽癌以放射治療,效果是很好的,但是錯綜複雜的因緣,常常無可奈何的使這種成果,無法發揮。後來他頸部的大血管破裂了,血流得一塌糊塗,在這個時候,我們一邊爲他處理,末學一邊教他念佛,告訴他:“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曾經發了大願,只要衆生願意生到他的極樂世界,即使是臨命終時十念乃至一念,阿彌陀佛都會來接引他到西方極樂世界,永遠離苦得樂。”

  沒有想到,他真的能夠把持“阿彌陀佛”這一句萬德洪名,一句又一句的念。他的聲帶受了腫瘤的影響,念佛根本不能念出聲音,他只沙啞的告訴我:“我在這裏修身養性,在這裏反省我一生所做所爲;反省什麼事我做錯了,現在我很想去做一些善事,當我好起來的時候,請您帶我去寺廟”。雖然在這一期生命中,他的肉體沒有如願以償,但這一念心,就是到寺廟了,如今我帶著他的相片,到寺廟滿他的願,祈願他得生佛國淨土。

  有一天,他血壓降得很低,休克了。我是懷著一種幫他助念,送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情,在旁邊爲他念佛,沒有想到,他非常努力、振作地拿著一串念珠,一念再念,我告訴他:“你天天想要行善,現在最好行善的方法,就是在這最重要的關頭,念“阿彌陀佛”,安詳地回到淨土,只要您能淨化內心,完成自覺生命,往生成就了,一個人的一生,就是一種榜樣;只要您能夠振作,給所有痛苦中的人一種鼓勵,您就是做最大的善事。”他很認真,一句又一句的念,沒有想到,他一直念、一直念,血壓卻回升了,再不多久,就告訴我,他要站起來。他每天念叁千句“阿彌陀佛”,末學勸他念一萬句,因爲不念佛,也都是胡思亂想,生命多麼可貴,胡思亂想無濟于事。其實念一萬句,對他而言是非常困難的,因爲,他常常一陣陣昏迷不醒,醒來就念佛,就這樣子,過了幾天,有一天,我去看他的時候,他告訴我,他每天已經念到一萬句佛號了,令我感動得忍不住加緊用功,請問:我們要等到像他這樣子,力不從心才開始念佛嗎?當我們像他病得如此嚴重的時候,有沒有像他一樣的耐力來念佛呢?我們到底有多少功夫,能夠來曆經這種生死的考驗?

  當我陪著他念佛,念到淚流滿面,想到佛在《地藏經》裏,咐囑地藏菩薩的話—“勿令衆生墮于惡道中,一日一夜”。看著他人,也看著自己,在這六道輪回中,生死流轉,不知道要輪回到什麼時候?而佛菩薩,都慈悲得甚至不忍心讓我們受苦一日一夜,所以輾轉,一勸再勸。誠如李雪廬老師在靈山寺佛堂上題的對聯—“累吾化身八千次,爲汝說法四九年”。佛處處都在爲我們說法!叁千大千世界,何處不是菩薩爲我們舍生命的地方呢?

  另外有一位十五歲的小女孩,也是鼻咽癌的患者,起初她的耳朵後,長了一個淋巴結,愈來愈大,愈來愈痛苦,腫瘤侵犯到脊椎的部份。她的母親流著眼淚告訴我:“我從鄉下騎著腳踏車載她,不知道載往何處去醫治!”真是茫然無依。後來切片檢查,確定是癌,才從嘉義到臺中來做放射治療。做放射治療,並沒有特殊的感覺,但是假如腫瘤甚大,爲要治愈,治療到一定的劑量時,照射部位的皮膚和粘膜,會出現一些類似發炎、破皮或變得較焦黑的反應,這是暫時的現象,大概過一、二個星期就會消失,但是這種痛苦,對于一個十五歲的小女孩而言,已經是大得無法承擔。她告訴我…

《清蓮飄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