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之——佛陀與阿羅漢的差別
《雜阿含》第七五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爲五?謂色受陰,比丘于色厭、離欲、滅、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比丘亦于色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
比丘白佛:“如來爲法根、爲法眼、爲法依,唯願世尊爲諸比丘廣說此義,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谛聽!善思!當爲汝說。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于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爲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道。比丘!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別道、說道、通道,複能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如是說正順,欣樂善法,是名如來、羅漢差別。”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六六(七五)
......
佛告比丘:「谛聽!善思!當爲汝說。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
法,通達無上菩提,于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爲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五根、五力、七覺、八道。比丘!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
,知道、分別道、說道、通道、複能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如是說正順,欣樂善
法,是名如來、羅漢差別。」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六九六(六八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于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解脫。是名阿羅诃叁藐叁佛陀。受.想.行.識亦如是說。若複比丘于色生厭.離欲.不起.解脫者。是名阿羅漢慧解脫。受.想.行.識亦如是說。諸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種種別異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爲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谛聽。善思。當爲汝說。如來.應.等正覺者。先未聞法。能自覺知。現法身知。得叁菩提。于未來世能說正法。覺諸聲聞。所謂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未得法能得。未製梵行能製。能善知道.善說道。爲衆將導。然後聲聞成就隨法隨道。樂奉大師教誡.教授。善于正法。是名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種種別異
複次。五學力.如來十力。何等爲學力。謂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何等爲如來十力。謂如來處非處如實知。是名如來初力。若成就此力者。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轉于梵輪。于大衆中能師子吼而吼
複次。如來于過去.未來.現在業法。受因事報如實知。是名第二如來力。如來.應.等正覺成就此力。得先佛最勝處。能轉梵輪。于大衆中作師子吼而吼
複次。如來.應.等正覺禅解脫。叁昧正受。染惡清淨。處淨如實知。是名如來第叁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于大衆中師子吼而吼
複次。如來知衆生種種諸根差別如實知。是名如來第四力。若成就此力。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于大衆中師子吼而吼
複次。如來悉知衆生種種意解如實知。是名第五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于大衆中師子吼而吼
複次。如來悉知世間衆生種種諸界如實知。是名第六如來力。若于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于大衆中師子吼而吼
複次。如來于一切至處道如實知。是名第七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于大衆中師子吼而吼
複次。如來于過去宿命種種事憶念。從一生至百千生。從一劫至百千劫。我爾時于彼生如是族.如是姓.如是名.如是食.如是苦樂覺.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分齊。我于彼處死此處生。彼處生.此處死。如是行.如是因.如是方。宿命所更悉如實知。是名第八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于大衆中師子吼而吼
複次。如來以天眼淨過于人眼。見衆生死時.生時。妙色.惡色.下色.上色。向于惡趣.向于善趣.隨業法受悉如實知。此衆生身惡業成就。口.意惡業成就。謗毀賢聖。受邪見業。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墮惡趣。生地獄中。此衆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謗賢聖。正見業法受。彼因彼緣。身壞命終。生善趣天上悉如實知。是名第九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于大衆中師子吼而吼
複次。如來諸漏已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第十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于大衆中師子吼而吼。如此十力。唯如來成就。是名如來與聲聞種種差別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