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叁十一:語錄
1、我遇到了很多這樣的居士,認爲自己是凡人,先要花精力應付一些煩惱的事情,修法的事情等以後慢慢來。可是如果百分之百相信佛教、相信本師釋迦摩尼佛、相信輪回的話,那麼就會知道,死的時候說這些話是沒有人聽的,自己什麼時候死都不知道,修法再慢慢來就等不及了。
2、我們做人每天都難免在騙自己,本能地觀察別人對自己的認可,外面的事情做得很漂亮,主要是給別人看,希望得到別人對自己的誇獎;學佛的時候其實是在幫別人學佛,不知不覺地期待得到別人的誇獎,有這樣的心態,就是世間法,不是在修學佛法,不排除這樣的想法,就是害自己。每個人都特別貪心自己,什麼都是從自己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就代表自己的貪嗔癡,貪嗔癡去掉了,菩提心就會出來,如果這個貪嗔癡不減少,菩提心是不會出來的。小的地方沒有菩提心,在大的地方更是發不起菩提心的。
3、通常我們念個咒、做個功德還是爲了自己世間的福報,每個人都有佛的本心,但是總是發不出來。到底有沒有出離心,還要問自己的心。自己在學佛的時候,是不是像餓牛吃草的時候似的。牛怎樣在吃東西,我們就應該怎樣急迫地去求學佛法。等到我們有了清淨的發心,出離心就會顯現出來了。學佛的道場我見過一些,居士們聚在一起,剛開始的時候在談論佛教,一會兒就開始討論生意、討論安利和買賣了,這是很有意思的現象,佛教成爲大家聚會的理由。修法的時候要盡量排除這個汙染的心,法應該是一個人清淨修行的,不是求熱鬧的地方。
4、一個人去山洞閉關修行是最殊勝的。在藏地,甯瑪巴和噶舉巴的特點非常明顯,他們總強調在神山的山洞中修行,這些神山也是危險的,越是道路不通的地方,越是修行的好地方,因爲在這裏,沒有那麼多的世間變化。世間人多事雜,一切的變數太大,修行人在這裏是不容易控製自己的。事情做得越多,煩惱就會越多。比如我自己,剛開始的時候,有了供養就放生,放過生之後,事情就越做越多,因此煩惱就越來越多。現在每個人都不太容易成佛,因爲掙錢的欲望太強,生計的煩惱太多,做事情太多,又沒有堅定的心,最後智慧都轉成了煩惱。
5、現在居士們做功德的地方特別多,我想真正的居士、修行人,應該多幫助出家人,出家人通過清淨修行或在佛學院學習,能夠對佛法有幫助,因爲出家人能夠保護佛法。蓋個大寺廟是有功德,但是幫一個出家人的功德有更了不起的地方。寺廟是個建築,後世的人拿來做什麼用就做什麼用,寺廟是不懂佛法的,幾百年下來,寺廟也要變得破破爛爛。而最寶貴的是傳承下來的佛法,這是因爲有懂得佛法的人來傳承才不會失傳的,所以,幫助懂得佛法的人才是根本重要的。
德蘭根迥活佛 開示
2008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