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忍辱

  忍辱

  下一種菩薩行是忍辱。其實,六種菩薩行不能嚴格劃分成個別的修法,每一種菩薩行都涉及和含有下一種。是故,六度中的忍辱,不是說要盡力自製,盡力勤勞,盡力成爲極能容忍之人,不顧自己身體或精神上的衰弱,一直不停地做下去,累死爲止。忍辱不是如此,而是像持戒和布施那樣,含有善巧方便。

  六度中的忍辱,決不期求什麼;沒有期求,就沒有不耐。不過,我們在一生當中,通常都有很多期望,我們奮力追求,而這種行爲多是基于沖動。我們一發現令我們興奮的美好事物,我們就拼命去追,而早晚會被推回來。我們越是向前推進,我們就越會遭到逼退,因爲沖動是一種強大而無智慧的動力。沖動的行爲,猶如無眼之人亂跑,猶如盲人力圖走到目的地。菩薩行則決不會引起反彈。菩薩能適應任何情況,因他從不貪求什麼或迷戀什麼。忍辱背後的動力,不是太早的沖動或其同類;忍辱行是緩慢、踏實、持續不斷的,一如大象之走路。

  忍辱也有空間感。他從不畏懼新的情況,因爲沒有能讓菩薩吃驚的事物——完全沒有。無論何種情況到來——不管是毀滅、混亂、創造、歡迎或邀請——菩薩都不會感到不安或震驚,因爲他知道在情況與他自己之間還有空間。一旦你知有此空間,那個空間裏便無事不能發生;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是發生在空間。沒有所謂相對或對抗的那種發生在“此”或在“彼”之事。因此,在六度中,忍辱的意思是:處世行雲流水,與世全然無爭。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