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文殊師利菩薩灌頂開示 ——第八世德頌仁波切
文殊菩薩有所謂[外]文殊師利菩薩,與[內]文殊師利菩薩之別;或者我們可以說文殊師利菩薩有相對與絕對的兩個面向。
從勝義而言,絕對的文殊師利菩薩就是一切諸佛的智慧,我們也可以把一切諸佛的智慧稱爲文殊師利。那麼[智慧]的意義又是什麼呢?智慧就是自一切幻化中覺醒的心,離于煩惱障與所知障,也就是離于一切過失與障礙。
就俗谛而言,相對的文殊師利菩薩是位登十地果位的大菩薩,他是一切諸佛的心字、十方佛土的孺童。
文殊師利菩薩的身形極多,有寂靜相也有忿怒相。寂靜相的文殊師利菩薩有六臂、四臂、二臂,以及種種不同顔色等等;其中,大部份的人都修白色與黃色兩種文殊師利菩薩。但文殊實有白、黃、紅、綠、藍等五色。
今天我們要灌的文殊菩薩是屬于深藍色的。在西藏佛教四大教派中,以甯瑪派、特別是薩迦派修習此法最盛。本成就法來自印度大成就者澤大利,由大譯師拔日羅劄瓦帶回西藏。修持此法的利益是可除一切障礙。當然,文殊師利菩薩是智慧的本尊,我們若修習此法自然可以增長聰明才智,但這尊特別的黑文殊菩薩在智慧之外,更可以除去我們的障礙,我們若從這個角度來理解的話,便可以了解到[內]的文殊菩薩。
爲什麼我們說這尊黑文殊師利菩薩是很殊勝、不共的呢?因爲它是薩迦派的特別修法,是著名的[薩迦十叁金法]之一。
忿怒的文殊師利菩薩被稱爲閻魔敵,或大威德金剛,他具有特別的力量來除去障礙。大威德金剛也有很多種。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很奇怪,文殊師利菩薩既然是大菩薩、諸佛的心子,爲什麼還要現出忿怒相呢?這是因爲菩薩們總是用種種不同的方法來幫助衆生,而有一些衆生是不可能用寂靜相來調伏的,所以他們就示現忿怒相。
所謂忿怒相本尊,並不是佛菩薩像我們凡夫一樣的生氣了。比如說我們有種種的疾病,大部份的疾病都可以吃藥而愈;但還是有些病非動手術不可。動手術時,醫生用些好像是武器的工具把我們身體切開,並取出此東西;但那不是不必要的,他們所做的正是在幫助病人把疾病自身上除去。這和文殊師利等菩薩,試圖以寂靜相與忿怒相等各種方法來幫助我們是一樣的。
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與技巧來修持同一本尊。但那應不是說當我們修寂靜相時,我們的一切行動就要變成很平和,所修的本尊就只限于觀世音菩薩;然後當我們想要除障時,就非得要修普巴金剛、大威德金剛;我們想要增長財富時,就一定要修財神法不可。
這樣做也不是不行,因爲我們大家都是這樣做,但這樣做也不是一定必要的。事實上,只要我們對本尊有信心,我們並不需要修太多種的法,任何一個本尊都可成就一切事業。就好像是我們只要有電,就可以把這屋子弄得冬暖夏涼,但是電本身並無冬夏、暖涼之別。然而如果我們把寂靜尊與忿怒尊,看做好像是東方與西方那樣截然不同,那就是用我們自己的概念在諸本尊間築起一道大大的藩籬。
諸佛菩薩本尊的法身是一,就像虛空中雖有無量雲彩,然一切雲彩均不離虛空;又像牛的許多乳房均可以擠出牛奶,雖然牛奶來自不同乳房,但牛奶都是一樣的。如我們對諸佛法身皆同不僅是有所了解,而且能有信心的話,那麼只要修一本尊便可成就一切本尊。
灌頂之前,應先皈依與發心,否則不可能領受灌頂。因爲發心廣大、良善,其道、果方能廣大與良善,如果一開始的發心便狹小、不淨,那麼其道、果必然也是狹小與不淨的。
皈依與發心後我們應對金剛上師祈請賜予灌頂。我們要到別的國家就需要那個國家的簽證,但在得到簽證之前我們要先申請才行,祈請就是一種申請。
灌頂中的觀想本尊十分重要,如果不知道本尊的身相,要真正領受到灌頂是幾乎不可能的。不過初學者要能如上師所述的一一觀想恐怕是有困難的,不過我們至少要知道本尊長什麼樣子,這也蠻重要的,可以幫助我們在未來修持時,了解儀軌中所述爲何。
大家應該知道:我們有所[理解]、得到些許[體驗],以及有所[了悟]叁者是不同的。所謂的理解是人家告訴我們些什麼,我們說是的、我懂了,但只有理解仍有所不足,我們還需要有所體驗;不僅僅是體驗,我們更需要有所了悟。不過了悟不會輕易發生,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做種種觀想與修持。
此如上師告訴我們,西藏是一個很冷的地方,我們也了解到西藏必定是很冷的,這就是理解。如果我們看到西藏的照片,那就比光是聽上師講還要有進一步的感覺,覺得西藏是怎樣的,這就是體驗。一旦我們親自到了西藏,就再也不需要看照片了,因爲我們自己可以看看西藏是個什麼樣子,而這就是了悟。
因此,上師告訴我們說觀想這、觀想那,這是一種理解;我們若付諸實修,試著去觀想便能生起一些體驗;但這還不夠,我們還要一再地反覆觀想,直到了悟的一天爲止。
在密續中有生起、圓滿兩種次第的修法,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二者應雙融而修。當我們觀想本尊時,就是生起次第;但是我們了知此觀想生起之本尊身相,其本質如同水中映月,不是實存的實體,這就是圓滿次第。圓滿次第就是空性。我們所觀之本尊雖然清楚,但並非實體。這就是《心經》中所講的: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我們能做如是理解,我們就在佛法的正道之上。反之,如果我們對所做的觀想産生執著時,就不是很好的現象。
一般來說,文殊師利菩薩的身上是十叁種報身莊嚴,但這尊特別的黑文殊身上,不但有寂靜尊的十叁種報身莊嚴,還有忿怒尊的六種骨師莊嚴。我們自觀的本尊稱爲叁昧耶尊,由供養天女以八吉祥、轉輪勝王七寶等,自諸佛菩薩淨土迎請而來的本尊稱爲智慧尊。灌頂過程中這兩尊應如虛空般地相互融攝。
我們的自心本性與黑文殊菩薩毫無矯作的智慧原是無二的,但是我們現在因爲種種障礙而未能識此本性,爲除此障、識自本心,因此我們必須要禅修。
(灌頂觀想: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