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之路
白雲禅師著述
穿衣、不止于裝飾。
吃飯、少不了止饑。
知識、可以滿足色法之身。
無論如何,總不外是爲了活著的生命。
因此,世尊爲一大事因緣而降臨人間,從人本的結構,到人生的業相,啓示“道”的因緣與因果;告誡中開導“業”的“善、不善”等,引五欲八風流行“人”的生命之中的事實,舉叁學諸波羅蜜行的殊勝之谛義,發起衆生本具“佛性”之潛力;如是依教而修,如法而養,久而久之,必能聚沙成塔。
但是,佛陀之教,雖然旨標“教化”在去惡向善,卻千萬把握,佛陀之法,全在一個“覺”字;也就是說,于佛陀之教與法,必須體取兩個大前提。即:
佛法、是覺悟之法。
學佛、是學著覺悟。
准此立義,其中可以發現“法、學”的趣向,乃使二者融會貫通,溶入現實生活,産生不犯、不亂、不癡的作用,終而圓滿“妙覺”的成果!
肯定地說:
立義是理,建立正道。
循道而行,完成結果。
故而,佛陀之教在理在義,規劃出正確的道路;然後,遵循道路,依教如法,持戒能不犯,習定而不亂,修慧遠愚癡;當然,住世出世,豈有不灑脫,不自在的道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