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的固執
白雲禅師著述
佛法中說:“煩惱中有菩提。”
如果,肯定煩惱就是業的顯現;那末,菩提就是道的流露。
業,乃與生俱來,原爲造作而成。
道,乃從業而顯,皆因修養而成。
無論是業是道,歸究起來,不外自己的“行爲”發起。
然而,既然“造作”是行爲,“修養”亦是行爲;自己的行爲,可以造業而成煩惱,也可以修道而成菩提;因何?固執的“我”卻偏偏爲業而惑,卻不爲道而覺?!
人、是不離“欲”的高等動物,于財、色、名、食、睡等,幾乎不可分開;因此,爲是五欲,造作不休。
佛法中提示著說:
人我與欲爲伍,故說人我乃業所成。
法我行舍精進,故說法我乃道所成。
由是之故,“我”具“人、法”,可以隨業造作,亦可循道修養;同樣“固執”,何以獨取一味,沈溺于欲海之中?!
學佛行者,旨在除“貪、瞋、癡”,修“戒、定、慧”;于“身、語、意”的造作,依教如法,正念正行,務期入達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聖道之境。那末,念處法處,隨業循道,當知孰正孰偏,利與害的關鍵性;應如何?該如何?但能時刻照顧起心動念,而且刻意的好好維護,莫使“心、念”爲“欲”所惑,則“道”的蹤影,隨時會出現在你的左右。
不是麼?!有所謂“平常心即是道”,即在于“心”之“行”,如何適度調整,時刻把握住:
是否與生死有關。
是否與道相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