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容忍和謙遜

  容忍和謙遜

  白雲禅師著述

  虛榮和驕傲,是蠶食快樂的凶手。

  快樂的泉源,來自容忍和謙遜。

  學佛行者,講求修養慈、悲、喜、舍等四無量心,無非是發揮生命的價值;以六波羅蜜法,增上菩薩入達“現實”行修中的力量。基于天人師的事業,在廣播佛陀教法,饒益無邊無量的有情衆生;因此,所面對的,都是各種不同“業力”形成根器的衆生必須具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隨緣喜贊,盡心淨舍的四種佛菩薩胸懷。

  容忍在導引衆生的過程中,不是將就害怕或討好,而是寬恕善待去維護;行者面對衆生是幫助衆生,但求衆生獲得利樂,如何從無明中能夠明了,不爲現實的困惑和無奈而束縛。

  因此,忍行之道,稱做波羅蜜法的一種。

  謙遜是爲人處世的美德,是行者必須具備的修養;所謂和霭可親,令人好感,謙遜的言行,即是最堪信賴表達方式。

  因此,因攝法中說愛語,說同事,便是最好的法行之谛義。

  大德們!學佛行者,于身、語、意的造作行爲,講求如何清淨,如何轉業成道,不就是使煩惱障能夠消除,使所知障能夠化解,而顯現無上正等正覺麼!

  提醒你!

  容忍當培育寬恕。

  謙遜展現你的修養。

  共勉如何?!

  

✿ 继续阅读 ▪ 慧命與生命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