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開廟店
白雲禅師著述
神道之屬,以香火鼎盛表示神明威靈,可以有求必應;現前廟堂林立,無不香火鼎盛,熱鬧非凡,似乎每人都能有求必應。
如果,因此而使某些野心人士加以利用,當能達到兩種令人忽略的目的:
一者是開發財源的最佳途徑。
二者是掌握票源的可靠門路。
因此,原有的“拜拜”宗旨與精神,逐漸地蛻化變質,使得一份神聖和莊嚴,流于粗俗和勢利;甚至相互之間,利害爭鬥,造成百弊叢生,而達競相發展,滿足少數人的地步!
廟店的流弊,似已形成傳染性的疫症,影響所及,朝著佛、道、耶、回的殿堂浸入,大有難能招架之勢;再過些時,各教的神聖宗旨,莊嚴精神,洵然,勢必成爲一貫道“統”了;到那時,在流于腐爛了的“信仰自由”,完全誤解的“刻意”之下,恐怕佛陀、老君、上帝、阿拉諸尊,都將哀歎悲泣,無可奈何了!
宗教,民間信仰,民主政治,憲法精神,從來因勢利導,上承傳統,國際公認;在有教義,有教堂,有教徒的具足條件之下,而且是肯定的,屬于此一宗教自己所建立的,從事社會的精神建設,人民的心裏建設工作;與國家民族或地區的利樂而發揚教義,相應“勢導”,絕對不是形同商業行爲,以“仿冒”方式,大發利市;何況時下的,國際性的,人人不齒的仿冒行爲,已經到了老鼠過街的地步!
同道們,既以“正道”自居,理當如何行道;是否應該強調教義?維護教義?發揚教義?如果,自身都能行于傳統教義,更能大行正道,則舉凡“弊”端,無論政或教的本身,都不會發生愚癡的情形,傷害的現象,以至莫明的誤解。
您說呢?!
這不是單純的政教問題,尤其是現前國際局勢,無論是任何有形或無形的戰爭,幾乎都已經涉及到政與教了;有識之士,請認取,切勿製造紛亂,毀壞了已有的安穩與祥和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