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論》大意之六
再看第叁個論式--
宗:所執極微定非實有
因:無力能生緣彼識故
喻:無力能生緣彼識者,定非實有,如龜毛、兔角、空華
這個式子也是缺異喻。
這叁個式子是層層遞進。外人說,繩、瓶、衣這些東西是可以往下分析的,所以是不實在的,但是當把繩、瓶、衣等往下分到無有辦法再分時,這時候叫作極微,極微就應該是實在的了。他們的理由就是可以分析的是不實在的,不可以分析的就應該是實在的。
陳那論師就說,你所說的極微因爲不可以再往下分析了,所以我第一步(個式子)可以先推出極微不可見;再因爲極微不可見,所以我第二步(個式子)可以推出極微不能夠使五識生起現行;又因爲極微不能夠使五識生起現行,所以我第叁步(個式子)可以推出它一定不是實在的。
這是說的從不可見方面來破極微觀念,下邊兒從可見方面來破。
假如說可見的話,那麼就一定有“方分事差別”,什麼叫方分事差別?方就是方向,就是東、西、南、北等方位,事就是分出方位這回事兒,差別就是東就不是西,南就不是北,上就不是下,東南就不是西北,東北就不是西南……比如說瓶、衣等,瓶子的一邊兒是一簇花,一邊兒是一群蝌蚪,衣有前襟兒後襟兒等,這都是方位。這個瓶子的總體,也是由前邊兒的花、後邊兒的蝌蚪等合成的,這衣也是由前襟兒、後襟兒合成的。現在我們還是拿因明叁支論式來弄。
宗:所執極微必有方分別異性
因:可現見故
喻:可現見者必有方分別異性,如瓶
無方分別異性者必不可見,如兔角
這個式子的成立是沒有問題的,只要是可見的,那它就一定有方位的差異。有方位的差異會怎麼樣呢?
宗:所執極微定非實有
因:有方分差異故
喻:有方分差異者定非實有,如瓶、衣
因爲有方分的差異,所以不是實有的。這是一環套一環的。
還有人說,物什是不能分的,一分開的話,就不是這物什了,比如說一個瓶子,你把它一分,就不是瓶子了,極微也是這樣。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其體是一,不可分割。陳那論師說,不對,
宗:所執極微定非一體
因:由多支分合成故
喻:多支分合成者定非一體,如瓶、衣
陳那論師的意思就是說,瓶的前邊兒是花,後邊兒是蝌蚪,雖然不是瓶子了,不是瓶子又有什麼關系?花也行呀,蝌蚪也行呀,衣服一分的話就不是衣服了,成了前襟兒、後襟兒兩塊兒,前襟兒、後襟兒絕對不一回事兒。地球少了剛曉照轉不誤!少了瓶子有什麼大不了的!世間存在你這個瓶子,你就好好地發揮你瓶子的作用,不存在了,你也沒什麼抱怨的。
這頌末的長行最後說,“一實極微,定不可得。如是應舍極微之論。是故智者,了知叁界鹹是妄情,欲求妙理,不應執實。”這就是說,從不可見與可見兩方面來推,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極微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