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周易奧秘——心理學 第叁章 見仁見智的自由聯想析夢法

  第叁章 見仁見智的自由聯想析夢法

  夢占,也是一種古老的占蔔法。

  一個舉子參加科考前夕,夢見自己在書房看書,還打一把雨傘。其母說,這恐怕是多此一舉了,在書房還打傘幹什麼,說明今年白去應試,去考試也是“多此一舉”。舉子對自己有信心,說:“不對,是更保險了,萬無一失,書房可能漏雨,但我還有傘,不是更保險是什麼。”對同一夢境的不同聯想,反映一個人的信心,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對夢境進行自由聯想,可以反映出夢者對人生問題的感受、期望、預測。

  某夜得一夢如下:

  在一座大樓裏,我吃過飯正在刷碗,碗卻落地打碎了,我看也沒看走下樓來,竟是袁莊村。我沒有看到村落,但我肯定知道這就是袁莊村。往西看,不遠處是窯上村,我想去,但根本就沒有路,漫山遍野都是荊棘,于是我放棄了,繼續往南走,遠處是一條東西走向的柏油路,但要想走到這條路上,有一個七、八米深的崖,根本下不去,我站在崖邊看,發現對面有人,竟是我老家的村長,他開了一家旅社,剛搬走,只剩下一座空房,鳥們還拉了許多屎在裏邊,但天已經黑下來了,有處存身已經不錯了,這時他的一只狗過來舔我,我急忙和老村長套近乎:“讓我住下吧,我認識你的狗呢。”我用手扶著一棵大柿樹,這半邊柿樹叫小崗,那半邊柿樹叫上海。

  對這一夢境,初看好象什麼也不能說明。下面看“我”聯想到了什麼,反映了“我”面臨的是什麼人生問題,以及“我”對解決這些問題的預測。

  1。樓上飯碗打碎一節,使我想到我在師範學習物理時的宿舍樓。 允許考試上大學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內積累下來的學子們一下子都去考試,競爭異常激烈,我考入師範那一年,錄取率僅4%,好不容易考上,按當時觀念,取得了一個鐵飯碗,後來在縣高中教書。這些年,學生們也面臨升學競爭。爲了分數,小學生夏斐被母親活活打死,爲了分數,高中學生徐力殺死其母,震驚全國。我所教的學生很多産生心理障礙,有的瘋了,更有自殺的,教師在心理上、道義上時時受著煎熬,而且,現在師範大學生畢業後難找工作,又搞校長負責製,校長解雇教師不需要什麼理由、條件,幹教師是一份沈重的工作,好不容易考學得來的飯碗並不是鐵的,隨時可能打碎,意即丟棄教師這份工作。

  2。下來樓是袁莊村。我們縣主管教育的副縣長是袁莊村人。 他從一個民辦教師起步,考入一所大學,畢業後到縣教育局教研室當教研員,晉升爲教育局長、主管教育的副縣長,他是最成功的教師,青年教師的人生榜樣,教育界的一面旗幟。我在袁莊村沒有停留地走過去,意即放棄了從教師發迹這一奢望,對于幹教師失去了信心,不向袁莊這位教師看齊了。

  3。西邊是窯上村,但沒有路,我走不過去。窯上, 有一位在當地小有名氣的鄉村醫生,我看過他開的幾個處方,多用調節精神心理的藥物,這一點我很贊同,精神心理原因可以引起生理性疾病,現代醫學關注不夠,故這方面的病不少醫生治不好,窯上這位醫生已得其法。我當教師發現學生們容易因精神緊張而得病,對這方面深有體會,且已有論文、著作發表或出版,也算有一定造詣,我如果放棄教師幹醫生,象窯上那位醫生那樣或許也可以,但也有很大困難:如果沒有技術,養活不了自己;如果有技術,闖名譽也得幾年,我這幾年吃什麼?看來去幹醫生也算沒路。

  4。和老村長的交往。那怎麼辦,什麼也幹不成,回老家算了, 被老村長收留,但也得和人家套近乎:我和你的狗是認識的。這表示活得無奈。

  5。柿樹這半面是小崗,那半面是上海。我這一學期教《經濟》, 剛講過中國農業承包,而這是從安徽省小崗村搞起來的。上海,使我想到前幾天我講的教材:城市改革。

  綜合到一塊就是,對教師這一職業喪失信心──盡管我因發表許多論文而在教育理論界小有名氣──考慮幹點別的什麼,或怎樣謀生。可以預見,那段時間,稍有機會,我便會辭職跳糟。但最後上海和小崗的情景顯示,因沒有別的出路,繼續教書,爲學生們講《經濟學》還是最有可能的。

  這一夢如果是另一個人做的,他的聯想一定不同于我的聯想,那一定反映了另一個人的人生問題。

  榮格博士所解的下述幾個夢是經典的。他解的夢在科學心理學上應該是可以信賴的。

  榮格,1875年生,瑞士人。1920年他因《論神秘現象的心理學及病理學》一文而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他因在心理學和精神病方面傑出的成就而獲得了世界性的聲譽,美國的克拉克、福德哈姆、耶魯及哈佛等大學都爭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此外,英國牛津大學、印度加爾格答大學、信那爾斯大學、歐拉哈巴大學及日內瓦大學、蘇黎世聯邦工業研究所也都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此外他還被授予包括英國皇家醫學會名譽會員在內的許多名譽會員和名譽教授的榮譽。

  有一位公立學校的校長,學識淵博,正准備到萊比錫去謀求一個教授職位,但在這時他病了,眩暈、心悸、惡心、衰弱無力,爲了治病,也爲了預測一下此次求職能否成功,求助于榮格博士。

  他講了叁個夢,榮格博士在《現代靈魂的自我拯救》(黃奇銘譯,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和《分析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成窮、王作虹譯,叁聯書店1991年版)中都有記載。

  1。他夢見一個小村莊,自己一副學者模樣, 但有一群鄉下孩子在對他指指點點著說些什麼。

  2。火車就要開動了,自己爲了趕車但怎麼跑也跑不動,好象地面成了軟的、粘的。火車沿S型軌道開動了,但突然的加速使後邊的車廂顛覆了。

  3。在一個簡陋的農舍裏,與一位年長的婦女談話,屋外有農民在堆谷草, 一只半蜥蜴半螃蟹的怪物先往左爬,又往右爬,自己正在它要走的路中間,我用一根棍輕輕就把它打死了,然後我望著這怪物出神。

  關于第一個夢,榮格解釋說,那是指他的出身。他現在雖然在社會上有身分,受人尊重,但他出身于鄉下農民的兒子。取得現在的成就,是自己付出許多心血、艱辛奮鬥的結果。在鄉下農民的兒子中,他已出類拔萃,令人仰羨了。在夢中表現爲他是學者,氣宇軒昂,鄉下孩子仍望著他指指點點。

  第二個夢,他在追一個追不上的東西,夢中是火車,現實中是萊比錫的教授職務。火車司機在S型路上急于加速前進,導致火車顛覆,是對夢者的警示:跑得太快──進步太快──也有危險。

  第叁個夢。老婦人仍指他的所來,他的母親,他的出身。農舍本可解釋爲鄉下老家,但夢者說那象聖。雅各布病院,使榮格一時不知該如何解釋。 後來二個人都記起,聖。雅各布病院原來是一所麻瘋病院,這幢建築物因一場戰爭而著名。 1444年,瑞士人曾在這裏抗擊法國甘第省大公。瑞士的一千叁百名士兵在這所麻瘋病院浴血抵抗叁萬法國人的進攻,戰鬥進行得非常殘烈,這一千叁百名瑞士士兵全部壯烈犧牲。這是瑞士曆史上著名的事件,每一個瑞士人在談到這一事件時無不帶上愛國主義的感情。然而這一次戰鬥的過程竟是這樣的:這一千叁百人的先頭部隊曾得到不准與敵人決戰的命令,而需等待後續部隊到來再行決戰,但他們在見到敵人之後,違抗命令,輕率發起進攻。這一千叁百名壯士的犧牲既令後來人崇敬,也令後來人遺憾。

  榮格和夢者都是學識淵博的學者,都記起了這一事件,也都理智地分析了這次戰鬥的得失。在條件不成熟的時候,急于去爭取一個勝利,恐怕要導致失敗,正象這些瑞士勇士一樣。這就是夢境中對命運的警示。去萊比錫爭取教授職位不合適。

  這個夢的後半部,夢者殺死一個怪物,那是各民族神話中英雄戰蛟龍的變形,而且這裏夢者輕易殺死怪物,是夢者以英雄自居,高估了自己的力量。

  但現在夢者已是患者,頭暈、心悸、惡心、衰弱無力,這不正是高山反應嗎?當一個底下的人快速上升到太高位置時,他可能有高山反應。治療這種病,要麼降低他的位置,要麼在較高的位置慢慢適應。

  綜合起來,榮格博士說,你是從社會下層艱辛奮鬥才取得現在成就和地位的,這個地位對你已經不低甚至偏高了,你如果加速前進或急于取得更大成就,高估自己的力量,是要冒極大危險的(火車顛覆和勇士犧牲),這就是命運的警示。榮格博士還建議他在公立學校校長位置上不下降,慢慢適應就不錯,不要辭掉這個職務去萊比錫爭教授了,那是危險的。再簡化一點,就是:萊比錫之行凶多吉少。但他不聽榮格博士的勸告,結果辭掉了校長,也沒爭來教授職務,幾年後他墮落了。

  在自由聯想析夢過程中,從夢的一個片段開始,使夢者馳騁縱橫地聯想,但這一聯想實際上並不任意,總是受夢者情結所吸引,使聯想指向他的情結,指向他的人生問題、心理問題。我對一幢建築物想到我當學生時代的宿舍樓,而榮格的患者想到聖。雅各布病院。從“上海”我想到我給學生講中國城市改革, 商人由“上海”可能想到生意,醫生從“上海”可能想到上海出産的一種新藥對某種病很有療效,如此等等。

  夢太好了,它給人留下了無窮的思維、聯想空間,你可以這樣聯想,也可以那樣聯想,使仁者智者各得其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佛教上有一種修煉方法叫參話頭。從任一個哪怕是簡單的問題出發,無限問下去,終可以達到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情結。比如我要參話頭:這幢大樓是什麼(當年宿舍)?你怎麼到這裏(參加高考)?來幹什麼(念書)?後來又幹什麼(當教師)?幹得怎麼樣(非常艱辛沈重,有許多事可說)?想怎麼辦(不想幹也得幹)?還是參這個話頭,若讓那位教師出身的副縣長回答上述問題,可能是另外的回答,反應人家的心態,幹教師不錯嘛,也是大有可爲的嘛,幹不好是你努力不夠或才幹不夠嘛。

  參話頭也是自由聯想,只是比榮格的老師弗洛伊德提出“自由聯想”這一名稱早得多。它符合心理科學原理。任憑佛教不稀罕科學這頂帽子。

  從參話頭引申出另一種心理學方法,在文藝作品中經常看到:高僧向某人講了一句高深莫測的話,再問,答曰:“天機不可泄漏。”某人回去反複體會咀嚼,實際上是讓某人參話頭,引起某人的無限自由聯想,達于自己的情結。這不是故弄玄虛,而是符合心理科學原理的。

  

  

《周易奧秘——心理學 第叁章 見仁見智的自由聯想析夢法》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