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轉識成智

  轉識成智

  

  善導大師《般舟贊》言:

  微塵故業隨智滅,不覺轉入真如門;

  大小僧祇恒沙劫,亦如彈指須臾間。

  第一句顯示「隨智滅業」。

  「微塵故業隨智滅」,我們無量劫以來所累積的罪業非常多,所以說「微塵故業」;以前多如大地微塵的故業,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就會「轉識成智」;一旦轉識成智,罪業就完全消滅了。

  如同百千萬億無量劫的黑暗從來沒有光明過,可是一旦光來,暗立刻消除,是剎那間的。並不會因爲黑暗太久,即使光來了也要漸漸的明亮,並非如此。同樣的,我們數不盡、算不完的微塵故業,也是當下隨智而滅。

  第二句顯示「任運入真」。

  「不覺轉入真如門」,「不覺」有「無作、自然」二義,就是不須任何的造作、修行,離覺觀之作意,不用尋思等加行,是無作、自然的轉入了真如門。

  真如就是一真法界、真如實相、第一義谛,就是佛的果位。前面是消除業障,接下來是開顯佛的真如智慧的功德。

  第叁、四句顯示「時分無礙」。

  「大小僧祇恒沙劫,亦如彈指須臾間」,「大小僧祇恒沙劫」就是大劫小劫、阿僧祇劫、恒河沙數劫;阿僧祇就是「無央數」,沒辦法想象計算的;恒沙就更多了。「亦如彈指須臾間」,本來需要經過小劫、大劫、恒河沙劫才能累積的功德,我們一彈指間就具備了。

  所以到了極樂世界都是超越性的,一旦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顯現真如實相之佛智的時候,都是證入不生不滅;既然是不生不滅,哪還有大劫、小劫、恒沙劫呢?

  不生不滅就是動靜一如,不增不減,無有來去。在時間上,長時和短時都是自在無礙相融相入的,也就是「一念攝劫,劫攝一念」,一念之間能夠涵蓋大小恒沙劫,大小恒沙劫能夠融入一念當中;最初的一念已經包含前際後際,前際後際都在一念當中。

  極樂世界的正報依報都常住不變,既然如此,怎會有生滅、來去、增減呢?以世間人來講,受苦時覺得時間漫長,歡樂的時候又覺得時間過得很快,所謂「苦則以短爲長,樂則以長爲短」。又如同入禅定之人,當下心是寂靜的,甚至是寂滅的、不起心動念的,即使經過了十年、百年、千年,也等同沒有時間,一剎那而已。

  ──摘自「法義班」第八堂課(2007.8.5)

  

✿ 继续阅读 ▪ 專稱名號至西方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