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慈法法師短信法語彙編(2010/5/1期)

  慈法法師短信法語彙編(2010/5/1期)

  ◎一日,某弟子祈求祝福,師曰:從本具的清淨平等心性,被生命的當下激活,遠離造作之苦,主動面對過去已成熟的業,透過表相啓用佛性,圓滿安住,光耀世間,成就福慧二利,廣延于善。

  ◎冬寒骨,春暖心。四季變,天地存。念業續,總無根。無常風,催輪回。系彌陀,歸一真。觀千變,隨萬化。無出入,不增減。本心顯,真純現。

  ◎佛修德圓滿徹證性德,性本具足,現緣只是性在起作用。認識清晰于此,人自然就會安住在不增減無造作得失的本性流。于現緣喜憂皆自心作,圓滿虧欠亦如是。從此進趣即心即用,修德順性啓用,不急不緩如法實踐人生,直至成佛。

  ◎主要一點是念你自己的感覺習慣了,若是念佛就念佛從心念,從平等緣起念,依無染心無心念。妄想來了,妄想的本質是什麼呢?可以靜靜地去觀察它的生滅,了知其本無生滅、因緣生滅的特性。觀察清晰了繼續念佛,再有妄想就重複審觀,久之就能了解法無我的真谛了。所以念佛是止是觀是智是悲是方便,阿彌陀佛名號唱響了一切有情的佛性妙用。

  ◎修的一定會有不足,若是隨順本淨覺性,人就能在做事中休息了。一切現緣皆自解脫顯現。

  ◎念佛人人能行能講能成,太易而無人;世俗人人能行能講能成,太難而衆多。何以如此,善觀者究竟慧,見習慣業習所使非真意樂。如是九界大舞臺上,悲喜交加凡聖齊出,佛眼視之。去粗存細,離細究竟,唯倡念佛,世尊高舉其法豈可思議?!易難已判,難信門檻能入,即見自家寶藏受用無間。末世相遇淨土勝緣,泣淚感激慶幸萬端。唯舉一心叁無差別,心境常守不二安住,密護念佛勿求奇玄,終有所歸當下安然。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供養菩提道友安心真言。

  ◎老實念佛,業份全歇。果報變換,全彌陀照。歸命無礙,身心消融。直指佛性,自明大用。

  ◎出家孤獨行,叁界無影蹤。唯盡善上緣,失卻世事情。舍戒共世俗,沈淪劫何數。皆願覺未覺,入證性德海。風和日麗天,山清水秀間。燦爛人生事,七彩淨土诠。慶幸彌陀教,導師慈父心。本土原在此,不假漫遊尋。若行真悲心,契佛願力深。攜親朋怨怼,悉融光明域。

  ◎一切的確是依心念而顯現的。若動念作苦,苦自相繼;若念無常,其自無常;若觀其生滅,其自生滅;若何以用心感受如此,動念生乎吉凶禍福。念佛之所以濟人利世,主要是性德隨順,修德均施,引發人們無造作的安樂,隨順的省心讓人們煩躁的心休息下來。阿彌陀佛,心安身體就調柔輕松,易顯健康。

  ◎理已成事否濟,事心印無間隙,非作意天然成,悟之道鉗細錘。

  ◎心不被轉,必能轉境,轉境利人,大化無方。律作佛行,寂靜安住,悲智方便,當下真如。

  ◎離相有性俗谛說,二谛融通言若何?若第一義谛應怎的?賢者若遠解言道一句,高上釣鯉!

  ◎一切定句皆不許談,一切經句皆不能用,前人用過皆剩語,只說未曾有中當下言。“我手何似佛手”黃龍語,“海底煮漚”虛雲言,“狗子無有佛性”趙州談。現在我們談道,一句前人未曾緣。

  ◎老實念佛是真正的歸依。你老菩薩若不息心于事于境,奔走無方消耗身心,真不如老實念佛忏悔惜福安頓身心。休息身心依因果觀現緣,依現緣明自心,一心念佛再觀現緣,看自心會有何狀況。慈雲忏主所提示的忏悔、念佛、系念、培福實在是學佛者之當行正行,其言真誠相約,行者必得大利。阿彌陀佛供養奉供,願您細觀破相,愛正觀因緣所

  生。

  ◎念經無對心歸無得,當下寂靜,其本善緣,其善相續加持諸境,不被境轉漸漸轉境,如此誦經其功也大。口中誦經心系雜緣,雜緣轉經其效甚微。阿彌陀佛善思善觀。

  ◎萬法唯心,其心真如,幻影無實,轉換無方。今日緣佛,身心皆契,叁無差別,相應現前,遠諸造作,本淨相繼。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最近的是法帶來的輕安和喜悅,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源頭是不離的伴侶,是不背叛的情人,是人生的最親,有了她你心永遠是喜悅安靜的。

  ◎賢者善思觀領悟人生,隨喜。思觀世間衆多非理爲是。善思觀者如法思維觀察,此力亦不可思議。賢者若十歲時即能思觀生命,宿善所至,今生令其相繼十分感人。我一介凡情,因緣佛念佛似顯一絲善利,亦世尊無礙相加令其成長,悟觀佛心亦是念佛法規之必須。就現代人來講普遍提及順性念佛、發無上心念佛、實相念佛,善導大師之後大都提倡持名念佛,其法門深意我尚未能入,所以賢者所談悟觀,我僅能理解而無力細判。學佛以來叁寶加持,多勝緣而自福德力不夠一帶而過,相續者唯淨土一法爾,故慚愧悟機。我對此劫第四世尊信機尤重,其授記之中我們這個時代的現象,我的依正覺知多相應,對其深信不疑,所以依授記學習修正者多,個人的習好亦祈禱佛陀加被引導,不敢妄爲。人生苦短,念佛爲歸,因悟海廣大深遠,點滴所悟莫能知濟,業力亦大,若不仰仗佛力何以度脫?!此時我贊揚念佛功德,實欲有緣者念佛,令一切現象現前解脫,圓成菩提,所謂緣佛成佛說,賢者善觀我心。

  ◎出家本身就是順性事,以戒爲師事,是令佛法住世事,是啓發發心的事,人生大事抉擇!

  ◎萬劫難遇實法規,隨順運用得大利。平等心中樂生起,本淨意趣二合一。人情心作與即是,即心即佛安穩體。心作心是悅心生,人情自主清淨立。唯願賢者知惱處,直破受苦出我執。生死煩惱只一根,愛憎相續斷即離。無常幻業不可得,執持苦尋愛憎生。一念了達識苦源,本來清淨正念行。念佛憶佛真安樂,情緒歸依亦彌陀。但願安樂廣濟事,正行念佛皆成就。

  ◎本來清淨,動者相繼,相繼爲真,妄執爲實,故名妄想。妄想顛倒,形成世間,起滅無窮。

  ◎隨緣法緣真緣覺緣,切莫攀緣,攀者皆累,順法省力得力。

  ◎性修本不二,體用顯無異。果覺作因地,因果性無離。平等清淨觀,即心即是具。一念平等心,時事皆本路。踏踏實實行。

  ◎當下修,時刻行,放松條理,現緣安詳覺悟的受用展現傳達,一切皆正行,如是和有緣大方交流,如實表法,與有情結佛緣,般舟行普利世間。

  ◎前言後語唯業高舉心苦身苦,爲什麼不憶佛念佛呢?世間上哪個人念自他業,能健康安心無苦呢?一個有佛教信仰的人,不存念叁寶,不憶佛念佛,道業何以修正呢?真正的修行人不契自心,關注外境被其轉,什麼樣的人也受不了。身病易治,心病更應徹底審視調整,令心無染健康。叁十來歲了生死大事要緊,哪有時間去攀是非世俗緣,作個念佛人易簡單故,作世俗人難太複雜了。南無阿彌陀佛,依我爲師不念佛,虛稱其師,無有實益。念佛一聲滅罪恒沙,少念一世俗是非。多念一聲佛名是我對你最大的供養。內心觀佛全體是佛,心外求法總是迷惑,心作心是,南無阿彌陀佛。

  ◎情字的內容分十大類,四聖叁善叁惡,聖佛陀、菩薩、獨覺、聲聞,此四者廣大聖潔利世,各有其爲,下六道亦如是,各有其作,善觀者自見。去年夏末有四只彌陀鳥,二老二稚,稚者食必由老者傳喂,令人感動。情節世間比比皆是,況極樂淨土,只是其行廣大,其爲細膩,分化無盡,情感十方,真誠徹底而已。想來此界有情迷于業習之情,而忘情之本然璀璨。

  

✿ 继续阅读 ▪ 朋友的問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