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師答疑——關于帶業往生
2009年8月15日
雞足山放光寺
慈師:帶業往生實在是安慰說,是對糾纏業力不舍有情的一個安慰。若強製帶業往生,一定會出大問題的。很多人關于這個帶業往生的問題有大篇幅的爭論。本無一法可立,本無有實際可得,佛立方便,菩薩立方便、善知識立方便,令衆生生起無畏信心,真實信心,如實信心,無一法可立,給你立個信心。你要能真正確立他是帶業往生,那不太累人了嗎?這是無意義的爭議。
業力不是實有的,爲什麼會爭議它呢?業力可帶嗎?真有業力可帶嗎?
問:從實和虛的角度來說,就沒有意義了。
慈師:沒有意義。古代善知識舉的例子是啥呢?如人乘舟,若我們自力度河,業力象針一樣那麼細了,一放水裏就沈下去了;(若乘佛力,)業力象石頭,放船上,也度過去了。這是個比喻。
實際就是我們自己心理的負擔與業感相續,如此而已。我認爲我自己的業力象個石頭一樣,抱住不丟嘛,對不對?
爲什麼說“一燈能破千年暗”呢?暗是無實質的,往往我們會把暗當成實質。
“一智能破萬年愚”,爲什麼能破萬年愚呢?因爲愚無實質,只有我們的執著推動著愚癡相續,但智慧一旦生起,無愚可得。光明一旦産生,無黑暗可得。黑暗不是實質的,只有黑暗相續罷了,光明一來,黑暗何在呢?回家做實驗,開燈,關燈。這就是事實!我們一關燈,黑暗就來了,一開燈,黑暗就沒了,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無。因緣所生法,緣光明就是光明,緣黑暗就是黑暗,怎能說有無呢?怎能說帶與不帶呢?你乘著阿彌陀佛的願力載負就象開燈,屋裏是亮的,你怎麼能說“黑暗到哪裏去了?”在業力中大家都是這麼找麻煩的,開燈了又到處找黑暗。黑暗與光明同一本源,同一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