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百論釋義 叁 百論的宗旨大意

  叁 百論的宗旨大意

  

  根據嘉祥《玄義》叁論皆以破邪顯正爲宗旨。所謂破邪,就是摧外道、折毗昙,排成實,呵大執。凡有定執,盡皆破之。所謂顯正,就是申明如來正教,實相正法,無住無著,無依無得,故叁論通以無得正觀爲宗。此就總相明義,若約別門,叁論的宗旨,略有差異,亦是嘉祥所明。《中論》正以真俗二谛爲宗,以諸佛說法,常依二谛。龍樹造《中觀論》申明如來正教,即是申明二谛,所以《中論》以二谛爲宗。因諸部小乘,雖禀承佛教,不解如來有真俗二谛,但知諸法有決定相,不解空義。不理解空義,就失去真谛,既失去真谛,也不能正確理解世俗。俗谛以無性緣生爲義,若執法有實性,豈是正確理解世俗!所以若不解空義,便二谛皆失。大乘方廣道人,執一切法定空,世谛因果報應亦無,此是撥無因果,若撥無因果,便失去世谛,既失掉世谛,也不能正確理解真空。真空是在緣起法上見空性,若離緣起,于何處見空性?不離緣起而見空性,才是正確的空義,所以若撥世俗因果,同樣是二谛俱失。龍樹大士造《中觀論》,雙破空有二種偏見,闡發如來中道二谛,以中道二谛顯二谛中道。中道二谛,就是以緣起有爲世俗谛,以緣起有無自性就是真空。顯中道者,真空不離緣起有,緣起有不離真空,緣起性空不二,即是中道實相之理。雖說中道非空非有不二,而不妨建立相待空有二谛之教,此之二谛,融通無礙,不偏二邊,就是中道二谛。《中觀論》爲了闡明中道二谛,所以是以二谛爲宗。

  《百論》的宗旨,約通門明義,也是以破邪顯正爲宗。但就破邪顯正中,相對而言,《中觀》、《十二門》以顯正爲主,顯正,顯的是中道實相,真空妙理。而《百論》的特點,是重在破邪,破邪,破的是內外各種謬論。通明叁論都在破邪,就破邪之中又有不同,《中觀》、《十二門》破邪重在破教內諸部小乘的偏執,兼破其余;《百論》破邪,主要是破各種外道的邪說,兼破其他。此仍是就通門說明叁論破邪顯正的不同。若約別義而言,《中論》以二谛爲宗,《十二門論》以境智爲宗,《百論》亦有此意,故最後《空品》同樣是申明如來真俗二谛,但爲互相開避,顯示各自的特點不同,《百論》即以權實二智爲宗。《中論》是爲了批破小乘各種偏見,發揚佛陀的正義,正義不出真俗二谛,故《中論》以真俗二谛爲宗。《百論》的産生,主要是提婆破斥各種外道所吐的言論。提婆的言論所以能有力地摧伏外道,正是由于論主胸中具有甚深的智慧,同時又有權巧方便無礙的辯才。提婆深得般若正觀實智,由此實智發生出善巧的方便智,因有此二智,才能摧伏各種外道。摧伏外道,功由二智,所以一家相傳,《百論》以權實二智爲宗。與《中論》對比,《中論》以所申爲宗,《百論》以能破爲宗。這表明能所互用,谛智相成,方便善巧,無方大用,無礙圓通,鹹由智慧。此言智慧,即是般若,即是權實二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